151@365 植物闲话:多么想尽早品尝到百花山的野生葡萄!

标签:
365稀有物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百花山葡萄杂谈 |
分类: 硕果累累 |
最新这株是去年7月份在百花山青枣架沟发现的。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保护科人员介绍,这次发现的百花山葡萄野生植株非常矮小,约20厘米高,仅有10片叶子,长势较弱。因为是在山路边匍匐生长,很容易受到秋季割灌等因素的干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定期去巡视,目前植株保存良好。
青枣架沟是百花山葡萄最早的发现地之一。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青枣架沟这棵新发现植株周边,以300米半径辐射调查,继续寻找百花山葡萄的野外植株。
为抢救这种数量极度稀少的野葡萄,北京市2010年就启动了百花山葡萄的人工繁育计划。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研究所将实验室繁育出的300多株百花山葡萄幼苗,分批送往顺义、平谷、延庆等地的苗圃,但因为气候、海拔、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仅在延庆松山存活两株。目前人工繁育计划仍在进行。

百花山葡萄代表了一个新型的野生葡萄基因,作为种质资源,将来可以和其它种类的葡萄杂交,产生新的葡萄品种。其实,被拯救的不仅是百花山葡萄。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已启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丁香叶忍冬、狗枣猕猴桃、大花杓兰、轮叶贝母、北京水毛茛、槭叶铁线莲等20种。北京市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