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生活 |
天气有点闷热,应该是北京的夏天来了,看了看我博客上的天气预报,北京最高气温31度,其实相对很多地区,今年北京热的很慢。
今晚翻开电脑里的旧照片,发现自己原来去过很多次内蒙的呼伦贝尔盟草原,世界上3大最纯净的草原,那时候我还在当导游,无暇太多时间和心思去享受那份美,今晚看看,确实很美,不写什么了,送大家一曲马头琴音乐,闭着眼睛听听,心情格外宁静。
一曲古老的马头琴宴歌《天上的风》忧忧柔柔,让人心醉神迷,思绪游离...
马头琴蒙语称为“莫林胡尔”或“绰尔”,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头雕有马头而得名。历史久远,源于奚琴,公元十三世纪初便在蒙古族中广泛流传。据记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初至元上都,返回欧洲时将该乐器带回。而三百年后,小提琴才在欧洲诞生。
马头琴细腻如小提琴,醇厚如中提琴,深情如大提琴。这仅有两根弦素的乐器,竟然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据传,最早的马头琴,琴干由马骨制成,琴箱蒙以马皮,弦与弓则取自马尾,内弦120根,外弦180根;也许是浸染了马的灵性,其音色空灵中有奇绝之境,感人肺腑。马头琴,尤可模仿马的嘶鸣,萧萧然,几可乱真。马语中常有悲声,而马头琴也如马语,深情悲悯之情,令倾诉者翻卷衷肠。
那些生长在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世代代与马相濡以沫,迁徙、流浪、远征、归乡,马匹是他们赖以远足的工具,并承载起牧民们的全部辎重。这种从不聒噪却偶有悲鸣、为主人负重疾驰的生灵,成为游牧人生命里忠诚的伴侣。而情深意重的草原民族则将他们内心的感激之情托付给了那些沉默无语的马,所以才产生了象苏和与白马这样动人的传说,马头琴也就成为草原民族的独特乐器。
《天上的风》下载地址:http://www.6fc.net/music/200636014811073.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