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2012-11-03 00:11:51)
标签:

三国行

汉中

古汉台

旅游

分类: 【西北地区】

汉中:悠悠古汉台

摄影/一舟之旅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在天水溜达了两天,乘大巴前往关中的宝鸡,一路走连霍高速,车行顺利。在宝鸡长途汽车站下车后,买好第二天早上去汉中的车票,就近找了家商务旅店住下。天色已黑,在旅店附近街面上游走,见陕西面馆,进去要了一碗油泼面,一碟小菜,一瓶啤酒,一顿晚饭就这样打发了。

在原来的“三国行”计划中,宝鸡算一站,主要是想去扶风县的千年古刹法门寺看看。在天水上网查资料,得知这千年古刹也在搞“旅游开发”,建起了规模宏大的仿古建筑,门票卖到了120元,网上说,寺院与景区开发公司因分账不均,还几乎闹出了官司。

得得得,这样的地方,何能感受佛门清静?于是乎,取消宝鸡行程,在此转车去汉中。

 

第一次听说汉中这个地名,是在1968年。那时为了“反帝防修”,在秦蜀两国搞了许多“大三线”军工项目,我父亲曾到汉中支援建设,那边的厂想留他,母亲没同意就没去。如果父亲去了,俺也就成秦国人了。

汉中历史悠久,为汉家发祥地。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公元前206年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统领巴蜀与汉中,他以汉中为据点,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平定三秦,逐鹿中原,最后一统天下,成就汉室400多年基业。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等称谓,一脉相承至今。

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长达8年,之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最终归葬定军山。他的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汉中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乡,也是我国“四大发明”造纸术的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三国大将魏延的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此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瑰丽的诗词篇章。

 

但汉中有一怪:从地理学角度看,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与自然区划(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这一背离现象的产生,据说是源于元代蒙古军攻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与成都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守,撤消了汉中作为一级行政治所的地位,将其并入关中地区。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秦。

这个行政区划的不一致,将错就错地延续了800多年至今,可无论是地理气候,还是方言习俗,或是饮食习惯,汉中人与秦地人都大相径庭。当地的民风与川北极为相似,在汉中汽车站一下车,满街的蜀语方言,让俺立马有了回到故乡的感觉。

汉中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地处汉江、嘉陵江上游,中部是丰饶的汉中盆地,是我国著名的粮仓,素有“秦巴天府”之称。极好的山水地气,使汉中自古就出美女,在汉中只短暂停留了3天,汉中女子白净细腻姣好的容颜,给俺留下了很深印象。

俺入住虎头桥西边的私家招待所,是姐妹俩经营的,90元/天的大床房收拾得很干净,姐儿俩都是美女,待人和善,笑得很甜。替她们做个广告:明年春天,有去汉中看油菜花的朋友,可提前打电话给她们预订房间,这里到长途汽车站只需走几分钟,去勉县、武汉侯祠很方便。

汉中昕源招待所

地址:汉中市虎头桥路药材市场口

电话:18220668822、0916-2618300

联系人:刘平

 

汉中现有各级文物100多处,有国保文物10处,省保文物45处。城固县张骞墓祠、洋县蔡伦墓祠、留坝县张良庙,都是国保文物。因时间关系,此行没去,留下些许遗憾。

古汉台现辟为汉中博物馆,在此行走,不但可以感受悠悠千载汉家古韵,还能观摩欣赏到著名的“石门十三品”摩岩石刻,聆听秦岭古栈道那悠远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汉中不仅历史遗迹众多,每年清明前后,这里的油菜花海,不知会倾倒多少游客。

蜀国汉中,值得且游,且看!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01、望江楼:原为南宋时修建的天汉楼,现为清代建筑,高17.5米,融南北建筑之长,为古汉台的主体建筑之一,以前登临三楼,南可见汉江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02、汉中博物馆:古汉台现为汉中博物馆,馆名为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03、古汉台简介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04、雨雾悄迷朦,走近古汉台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05、细雨霏霏望江楼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06、院里收有不少残存的文物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07、石鼓:存于西侧亭内,又名“月台苍玉”,水头清晰可见,传说是汉王刘邦的上马石,“汉中八景”之一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08、铜钟:传世珍品,明代瑞王府遗物;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明神宗朱翊钧封其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建藩汉中;瑞王府营造历时26年,宏伟豪华几乎占当时汉中城的1/4到1/3,天启七年(1627),朱常浩正式就藩汉中;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李自成起义军占领西安,朱常浩亡命四川,王府被洗劫一空,仅存此钟和王府前照壁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09、雨打芭蕾:这场景,想起了儿时的岁月……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10、杆杆细竹润雨中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11、桂荫堂:建于明代(现建筑疑为重修),堂前几株大树,据说是古汉桂,每到中秋香飘四溢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12、桂荫堂前留个影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13、汉台碑林:位于汉台南院,内存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古栈道石门的摩崖石刻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14、庭院深深:雨湿青石阶,蜀国韵致浓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15、镜吾池:建于清初,中为石拱桥,分别刻有龙虎,为汉中道署十景之一;池边石上镌诗一首;“池塘如镜水平芜,照得今吾即故吾。莫笑萍踪飘不定,春风一约自同趋。”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16、镜吾池小景:木秀于石而娇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17、汉台园景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18、望江楼:二楼有联,“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好联!)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19、望江楼上草凄凄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20、汉家兴衰数百载,此时空朦望江楼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21、正面细看望江楼,多角飞檐非常精美壮观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22、石门十三品陈列室:陈列着从褒谷石门隧洞内外凿迁下来的13方精品摩崖石刻,又称“汉魏十三品”;1967年修石门水库时,为抢救文物,从石门古栈道两侧近200块摩崖石刻中,精选出具有很高历史研究和书法艺术价值的十三块石刻,将石刻整体凿下移存于此,为国家级文物(可惜不让拍照)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图片来源/网络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23、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分为三个单元,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山脉间七条古道的走向;古时在秦岭、大巴山之间有七条主要道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穿越秦岭,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穿越大巴山,史称这些道路为“蜀道”;在蜀道上,沿途分布着不同形制的栈道,被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称为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的三大人工土木工程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24、院里残存的碑额,雕工精美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25、游罢古汉台,雨丝仍飘摇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26、在雨中穿过马路,留下此行记忆


【秦•汉•蜀-三国行-10】汉中:悠悠古汉台
27、蜀味老屋:街对过几间残破的老屋,让我想起了在重庆渡过的少年时代……

 

 

-----------------------------------------------------
 旅游小贴士:

1、古汉台位于汉中市汉台区东大街26号

2、参观者凭身份证在服务窗口领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