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012-10-06 14:55:53)
标签:

袁崇焕

卧虎山

明长城

燕山山脉

旅游

分类: 【北京长城】

     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摄影/一舟之旅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登上卧虎山顶,长城如一条巨龙,在燕山山脉中蜿蜒穿行。

    当你站在残破的敌楼上极目远望,一种穿透历史的苍桑感,会在心的深处弥漫开来。

 

    眼前的云雾,如千军万马扑面而至,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脚下,时而激荡,时而浮沉。透过变幻莫测的云烟,我似乎听到金戈铁马之声,从山前,从城下,从云端,从陡峭的岩壁上,从浩瀚远古的时光隧道中,伴随着云雾丝丝飘来。

    燕山群峰在云雾的妆扮下,时而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大写意,铺陈在眼前;时而,又如一帧幻影浮动的粉彩画,默写着,已经吟唱了几百年、上千年的边关之歌。

    豪放与婉约,此时是那样和谐,交融在卧虎山长城的关堞前,敌楼上,峻岭中。之后,又如稼轩的词一般,驾着云的战车,嘶鸣着,长啸着,翻滚着,奔向浩瀚的蓝天。

    豪放与婉约,是宋词的两大流派。东坡先生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方块字的豪放美,绵延千年,醉倒古今;柳永先生一阙“杨柳岸,晓风残月”,把江南风月的柔婉美,字字入情,写入词中。

    站在卧虎山巅,此刻的我,胸中同时激荡起两种情愫:

    豪放吞千古,

    婉约酿诗情。

    他年征战地,

    炊烟入帘栊。

 

    卧虎山长城的美,根植于燕山山脉,这源于地质学上的“燕山运动”。大约距今2亿年——6500万年之间的侏罗纪——白垩纪,燕山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改造,由于地球板块之间的挤压,地壳破裂,地幔物质上涌,在中国东部地区造成广泛的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这一时期,规模巨大的岩浆岩带构成了许多东部名山(、黄山、衡山、三清山、雁荡山)的骨架。

    与这些名山不同的是,燕山是我国东部仅有的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之一(另一条是南岭山脉)。大约250万年前第四季开始时,燕山还是海拔400—500米,起伏平缓的丘陵地貌,在第四季间,燕山再次躁动急速隆起,上升幅度达数百米至上千米,形成了今天的山形模样。

    东西走向的燕山山脉,成为中国两大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之间的天然屏障,也成为农耕时代,我国农耕和游牧两大部族之间融合与征战的焦点。这从燕山境内长达2000多年间修筑的历代长城遗址,就不难想象古时的燕山,对于两大文化与部族之间意味着什么。

 

    燕山段长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位置变动,显示出不同朝代之间力量的此消彼长。我们今天看到的燕山段长城,是500多年前修筑的明长城。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势力依然强大,明王朝放弃了包括承德在内的燕山大部分地区,沿燕山南部关隘处构筑长城,重点扼守燕山众多峡谷的南部出口,形成了一系列以“口”命名的边关要塞,如现今的南口、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1933年,日寇占领热河省会承德后,国军32军139师曾在冷口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战,伤亡数千官兵后再度失守)。 

    明王朝收缩边关防线,并没有给防守带来安全。一条条向东或向南运动的河流,切割开燕山山体,在大山深处形成了一条条峡谷通道,使攻击者可以从容地选择进攻线路。

    1629年冬,皇太极率领精锐部队,绕过明朝大将袁崇焕苦心经营的关锦(山海关、锦州)防线,经辽西、赤峰至隆化,转而向南,连续6天急行军,渡过滦河、柳河,沿着人迹罕至的峡谷山道穿越燕山,突然出现在遵化大安口、迁安龙井关一线长城脚下,一战破关,直入京畿。此役成为明亡清兴的重要转折点。最终,导致袁崇焕被杀,史称“己巳之变”。

 

    铁血雄关。雾绕葱岭。

    卧虎山上,一幅历经苍桑的长城画卷,穿越时空,铺展在我们眼前……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02、扁型敌楼:卧虎山长城上的扁型敌楼,楼子外观保存完好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03、残破险峻:登城途中,一个险峻山头直上高处,长城在这里变得只有尺多宽,完全依仗险峻山势过渡而去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04、回首东望:长城笼罩在浓重的云雾之中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05、抬头西望:西边大大蓝天露出来了,应了那句“东边日出西边雨”(反过来了)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06、山色云影:白色的山石裸着,这是卧虎山长城的一大特色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07、洞察百年:历史总是在争夺中,才演绎出壮观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08、睁开双眼:我知道,我不说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09、很多时候:历史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10、本子临峰:贝勒爷到此,一定感慨很多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11、黯然相对:无限风光在险峰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12、二虎对望:卧虎山上的虎子兄弟啊,就这样,对视了亿万年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13、云海雄关:我们爬向高处,东边的云雾,一直在脚下翻滚蒸腾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14、又上一楼:洛桑那天像打了鸡血,一个劲往前跑,俺哥几个在后,成了掉队的火车皮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15、虎头云雾:卧虎山主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16、山体皱褶:途中见到的山体,多是这种形态,成断裂状突然冒出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17、历史云烟:云带横亘在桃山半腰,直到我们下山,也没散去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18、再回首:东方山谷里的水气依然在蒸腾弥漫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19、桃山远眺:图中的山形,是燕山山脉的典型地貌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0、卧虎山:阳光穿透云层,卧虎山展现在眼前;这是此行的最高点,先沿着山脊,后绕到山背,才能攀上去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1、险峰雄姿:雄浑的山体,柔婉的云带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2、险关雄姿:长城在这里,护佑着山下富饶的潮河湾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3、一览众山小:洛桑先攀上去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4、独自守望:这城楼,已默默独守了几百年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5、云与山相偎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6、山顶西望:站在卧虎山顶,西边是蜈蚣岭,长城在这里出现的很多变化,右边山脊上很显然是长城遗迹,中部向上的是明长城,中间有一个敌楼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7、陶醉:本子也跟上来了,站在悬崖边,远眺蜈蚣岭上的长城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8、虎岭佛光一:一阵阵云雾从北向南涌来,在穿越卧虎山中的峡谷时,突然现出了佛光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29、虎岭佛光二:把山脊后的楼子和长城收入镜头,佛光越来越清晰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30、虎岭佛光三:佛光的成因比较复杂,需要多种条件综合在一起才可能出现:1、一般是在大的降雨之后,2、要站在合适的高度,3、充足的山间水气上升蒸发量,4、云雾穿行山涧时要有一定的密度,5、要有适当的风力,6、恰到好处的太阳光照度和角度;这几个条件,几乎是缺一不可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31、人品爆发:跟着队长没少看到长城上的奇异景观,希望队长别骄傲哈【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32、卧虎山长城待考一:在卧虎山西的蜈蚣岭上,长城呈现多条走向:1、中部(是否北齐长城遗址?)2、西部向上,存有墙体,显然是明长城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33、卧虎山长城待考二:接上图:1、右中向上,明长城先向西南,再向西蜿蜒走向蜈蚣岭,2、在图中高点楼子处,分出一岔,向南顺山而下,没到潮河边出现了断头(看图,潮河南还有八大楼长城段)3、长城在此,为何如此个建法?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34、一看长城:只留下残存的记忆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35、二看长城:雄关漫道真如铁?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36、三看长城:而今迈步从头越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37、四看长城:我在你的眼中,你在我的怀中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38、五看长城:金戈铁马入梦来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39、六看长城:民族和睦才有未来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40、七看长城:让历史告诉未来


【北京长城】卧虎山长城:豪放与婉约之美(二) 41、八看长城:国土,光守是守不住滴……

 

 

卧虎山长城相关博文:

洛桑丹曲:卧虎山长城再遇佛光

          云端的卧虎山长城

本子:    京北踏秋走古堡

汗裔巴爷:卧虎山上爬长城

          望长城内外“乱云飞渡”、“紫气东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