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石狮子
摄影/一舟
9月4日,周末,打车去卢沟桥。到北京10年了,还是第一次去,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在卢沟桥还搞了个挺隆重的纪念活动。
在小区门口上车,不料碰一菜鸟司机,说是第一天拉活。本以为一个大小伙子,不会菜到比我还路盲吧?可我想错了!这师傅,楞是拉着我在路上溜达了二个半小时,3点上车,他在京石高速、西五环、西四环上整整绕了两大圈后,到宛平城,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
也就半个小时的路,你说他路不熟多害人啊。最多也就40元车费,他重上西五环时,计价器上已经是90元多了,他不好意思再打表就关了计价器。从西五环绕到西四环,再接着走一遍京石高速,如果继续打表,估计没200元也差不多了。谢天谢地,他总算是找到了地儿,还一劲向我道歉,给他100,收了80。我说:“今天咱俩都挺冤,你没赚着钱,我耽误了时间。出车拉活,你怎么也得弄张图吧,不知道的地儿,看看图就知道个大概齐了。”小师傅一个劲儿道歉,临走还送我一瓶水。唉,这成啥事了?
原想在宛平城里、城外多走走,再到纪念馆看看,这下是没时间了。
得,就到桥上看看石狮子吧。

“卢沟晓月”碑,燕京八景之一。碑文为清康熙皇帝御笔亲题,坐落在桥北西侧。

桥栏已用铁栅栏隔开,虽不好看,也能起到一些保护作用。
卢沟桥修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清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
往远了说,已有820多年;往近了说,也312年了。

第一个进入镜头的这组狮子,保存很完美,往桥里一走,才知道是后来补雕的。

狮子开心的时候,也会伸舌头吗?呵呵。

欢乐,不仅仅属于人类。但在现实中,属于动物们的欢乐,几乎已被人类剥夺。

这一家三口子够威猛,是吧。

这狮子在乐什么呢,你能猜到吗?

似乎若有所思哦。

这是一尊比较早的了,历史风尘已经将刻纹几乎磨平。

这只狮子失去了半片脸,不知是毁于战火,还是毁于人祸。

这狮子很富态,一如大肚子弥勒佛。

三种不同颜色的石材,可看出桥上的石狮子不是出于同一时代。

雕刻细部,可见古代石匠们精湛的雕工。

这只老狮子,面部残损,应该是人为毁坏造成的。

这估计是只母狮,背上是它的孩子吧。

这应该是一只贪玩的小伙子吧?

在桥上几百只石狮子里,这是唯一的一只不开心的,看它的表情和那紧锁的眉头。

这只已面目全非的狮子,在这里静静地蹲守了几百年。

古代匠人们的技艺,雕活了狮子的眼神。

母子和谐,在动物王国里,也是最高境界。

这三只狮子乐得很开心,有点像在捉谜藏。

历史与现实,谁更久远,谁更虚拟?

狮阵列队,静观百年风云;桥板坑凹,细数人间沧桑。

值守千年,日月轮回,谁知道其间的辉煌与落寞?

我们独守历史,人又能记住什么?

小伙子一路走来,是在追忆,还是在赞叹?

宛平城,一个时代的符号。不知还有多少中国人,能记住这里发生的生死浴血抵抗?
卢沟桥头北望,进了宛平城,就是旧时的京师(首都)了。

宛平城中的瓮城,中国古代城池,建筑规致大多如此。瓮城,多为城防考虑而设。

宛平城中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一日,各大首长齐聚这里举行了祭奠活动。
因司机路不熟,到此已闭馆,不能入内一瞻,有些遗憾。

通往卢沟桥的石板路,已经恢复了原貌。

宛平城外,一片详和。

宛平城中轴路,两边已辟为“古文化街”,有点不伦不类。

简单的介绍,早已抹平了那曾经血与火的历史烟尘。

坑坑凹凹石板路,落日余辉。
2010-9-4 摄于北京卢沟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