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月回望

(2007-08-17 02:58:28)
分类: 【西南地区】
 
八月回望8月18日,一个平常的日子。
然而于我,这个日子却并不平常。
七年前的今天:2000年8月18日。也是这样一个夜晚,我正在南行的列车上,默默地凝望着窗外。
窗外,夜色无边。窗内,心绪无边。
枯燥的车轮声隆隆作响。要把我带向一个向往已久,却又略感陌生的地方。
离开这个城市并不容易。为了离开,从去意已决那天算起,已经整整七年。
 
七年的时间长么?其实只在一瞬间。回首寻找,人生的每个七年,真正能给自己留下可资记忆的东西,是那样的少之又少……
这个七年,是我生命中最惨淡的岁月。没有收获,只有失去……失去了双亲,失去了妹妹,失去了家的欢乐;也失去了,对那个城市仅存的一点点依恋……
诀别原来如此简单:乘着夜色,拉一只小小的皮箱,默默上路。
独行。开始生命中,一次不知哪里是终点的漂流。
……夜色在继续。车轮声在继续。思绪,也在继续。
 
 
八月回望2000年8月18日。
我用自己的目光,静静地,冷冷地,告别了那座长城脚下的城市。
那里,曾经是拓拔氏的故乡。烽火台,静默在长长的荒野里,已经上千年。
那夜,也如今天。燥热。
没有风。没有雨。只有几颗星,懒懒挂在依然燥热的天幕。
心里曾经想过什么?直到今天能回忆起的是:永远不再回来……
此行的终点是重庆。一个盛满了我童年欢笑的地方:
那里有长长的江。那里有绿绿的树。那里有挂满桔子的林。那里有我儿时嬉戏的池塘。那里有我经常攀上去睡觉的老黄桷树。还有,一脸娃娃气,刚从师范毕业就做了我这小捣蛋班主任的女老师。还有,时不时在我心中荡起的,对故乡甜美的思恋:狮子滩、朝天门,大蚂蚱、田鸡腿。还有,河对岸老农绿盈盈的菜园……
 
那年,武汉的《成功》杂志和重庆的《经营者》杂志同时向我发出邀请,我选择了重庆。直到今天,我对秦总依然心存感激。他,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的媒体之路,始于他的邀请。虽然在他那里仅仅工作了短短8个月,但他的长者风范和悉心提携,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
 
 
八月回望沃尔沃大巴轻盈地划上成渝高速。我知道,重庆已近在咫尺。起伏的山丘。红红的美人蕉。盈盈的稻田水。绿绿的芭蕉树。一切是那样的熟悉而亲切。此时,我任由心底涌起一片长长的涟漪:重庆,我回来了。
8月重庆,正赶上秋老虎。未出车站,已是汗流夹背。那天,艳阳高照。重庆,似乎在以她独有的热烈,迎接我的到来。杂志社在江北鲤鱼池。一户民居中,几间陋室就是杂志社的全部家当。曾追随文学多年,写下了上百万字的习作,尝试过几乎所有的文学体裁。当我意识到,文学不可能养活自己时,就毅然选择了改变,到企业销售部门,做了近十年的产品推销……
编辑,在我对文字的追寻中,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那天走进简陋的编辑部,心中却突然浮起一丝失落感。为文者们的简陋,竟让我一时不知所措。还好,故乡人以他们独有的热烈,立刻包融了我。
 
八月回望在长安厂职工住宅区,秦总为我安置好了住处:一床,一椅,一桌,一灯。媒体生涯就从这里开始。还记得那床,是我喜爱睡的藤床。那椅,是我喜爱坐的藤椅。记不清那盏灯,伴我度过了多少写稿之夜。
在重庆做编辑没有电脑。尽管我92年就开始使用五笔写字。但此时,却要在稿纸上,重新找回构思的乐趣。当时交稿,每篇文章都是工工整整写在方格稿纸上。多时,一晚要写一万多字,每页300字的稿纸,足足要写50多页。有时完成当期的稿件,窗外已是一片曦光……
 
 
2000.8.18——2007.8.18。人生走过了又一个七年。
幸运的是,这个七年没有虚度。
然而,时光太快。让人,来不及整理忙乱的行荚。
八月回望此时。夜已深。
2007年8月18日。在北京的家中,记下这七年前经历。
当写下这段文字,于我,是一种追忆,更是一种缅怀和难忘。
秦总,你在故乡还好吧?
弟子虽然与你远隔千里。但在心里,会时时为你祝福……
 
2008.8.18 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