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今天,当我再次对长虹这个曾经辉煌过的中国企业进行审视时,发现这个企业的衰败路径,竟在数年前就被我的报道所言中。
一个品牌,当其声音在市场中变得悄无声息时,那么,退出市场也就离其不远了。
长虹品牌的衰败让我深感痛惜!
如果,当初倪润峰更多地面对市场现实;如果,长虹不是在产品与销售上孤注一掷;如果,倪润峰能协调好其与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关系;如果,长虹真正大踏步走出绵阳;如果,倪润峰能在企业长远战略上提前进行一些思考和准备;如果长虹的决策层还能听进一些不同的声音……
太多的如果……
然而,市场却不会给任何企业更多的等待机会。
倪润峰作为一代企业英雄已经黯然而去。他的离场,宣告了中国家电市场长虹品牌时代的结束;他的离场,再一次宣告了中国企业神话的终结。
40亿元难以追回的海外销售坏账,年几千万元的盈利能力,以长虹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经营能力,要走出这个要命的万劫之地谈何容易!
在市场中攻城掠地的长虹曾经是那样的豪气冲天,在激烈竞争中节节胜出的倪润峰曾经是那样的意气方遒。当我们的企业英雄们面对胜利凯歌高奏时,失去的,却是对企业发展机遇的战略把握能力。
太多的中国企业,在高呼进军世界500强的路上折戟沉沙。举目回望,又有谁能将这铁血教训牢记心头?
超越!
中国的企业家们,当你的眼光和决策再也不能超越自己时,一个企业灾难就已经在快速降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