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冬雨的梦,向往美白的雪;怀揣对诗歌的虔诚和敬畏,我来到圣洁而温馨的自由诗园地。这的确是一个寒冷的冬季!而皑皑白雪是我久在尘寰中流浪所渴望的圣洁。而这里,未让我失望。一踏进诗苑,我便被无尽的清爽裹挟。诗友们的学识和才华令我目不暇接的仰慕!而更倾倒我的,是热诚、质朴、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之风;风趣幽默,清丽雅致,芝兰生香的温婉佳人。当然,更有魅力人气的真谛:豪放派的放歌浩叹,婉约型的曼妙低吟吸引着我忘情的欣赏每一首诗歌。
而这时,一曲深沉悠远的《冬季之歌》响在耳畔,引起共鸣!其文笔的淳厚隽永一如一位古道热肠的长者抚琴清歌,又如一位仙人道长讲禅布道。其诗歌的语言艺术和巧妙构思,让我在这短小精悍的字句里流连忘返。从字里行间我看见了自己,看见了诗人对诗歌的虔诚和敬畏!
清旷!是我读这首诗的第一感觉。起句写树,以秋入笔,“满树的风 / 呼唤着大地”这里的“风”应是双关语,“枫”的谐音。“那些醉人的恋语”无疑是一树丹枫的回忆。回忆曾经的热烈、温馨的浪漫情怀。而这热烈和温馨恰好衬托出冬季的冰冷和孤寂!在寒冬一望无际的旷野里,一棵树“孤零零”的在沉思。何等清旷?为什么我说“清旷”而不说“凄寂”,正是因为有“醉人的恋语“,温暖的回忆。
第一节的“起”,为下节的“兴”作好了铺垫。
渴望!是读这首诗的第二个感觉,也是第二节的主旨。以“鸟”入笔,“孤寂的鸟鸣“实则自问:“变暖的日子还有多远”?“太阳走得远了/可谁也没有理由指责温度”,尽管温暖渐行渐远,但诗人不是怨天尤人,意志消沉,而是无怨无悔的歌着,深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冰冷的日子,只是季节的轮回,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二节的兴叹承上启下。
信念!是读这首诗的第三个感觉。正所谓“卒章显其志”,诗人坚定的信念在最后一节燃烧。深信“时间的脚步不停”,“凝固的表情在丢弃”,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人都要有坚定的信念,顺应自然规律,敢于挑战逆境,除旧布新。冬天虽然“冷漠”却以“坚硬”的个性“筑起了巢穴”并“装满生命的花絮/期待着回放的精彩”迎接又一个春和景明!这就是诗人冬天的歌,放飞的梦!
纵观全篇,艺术特色上有两点可以肯定和借鉴。
其一:语言的凝练和巧用烘托出冷漠中的热烈。我们可以看到,诗中每段都有“孤零零”、“孤寂”“冷漠”“凝固“等情感色彩很浓的冰凉的字眼,但你却感觉不到”“冷”。因为更有一节的“恋语”,二节的“鸟鸣”,三节的“花絮”这些诗人刻意斟酌的字词营造的温暖语境。短短三节,“冷”与“热”的对比,情景交融,烘托出了《冬季之歌》的热烈与执着!仅此一点足以看出诗人的语言功底。
其二,严谨的章法布局营造出有我境界。这是一首自由诗,诗人却将其深谙的古典章法融入其中。诗中三节环环相扣,起承转合未有雕琢痕迹,却各有语境。或咏物,或兴叹,或言志,层层递进,境象全出,虽无我却是有我之境。按照王国维的理解,所谓“有我之境”,是指诗人将自己的感情移入景物之上,物因情迁,产生移情的效果。如第一节“满树的风 /呼唤着大地/那些醉人的恋语孤零零地回忆”;第二节“林中孤寂的鸟叫 /是问寒风/变暖的日子还有多远”;第三节“冬天的冷漠与坚硬/筑起了巢穴 /装满生命的花絮”等,寓情于景,层层递进,“物皆著我之色彩”。
在主题表达上,诗人以歌为题,托物言志,通过冬天所见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冬季旷达清朗的心境,对春天强烈渴望的情怀,和对美好未来孜孜不倦,热烈追求的坚定执着的信念!总之,从诗中诗人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经过字斟句酌刻意营造的语境里,和通过章法布局,巧妙构思的境界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诗歌的虔诚和敬畏!
附诗人原玉:
冬季之歌 [诗草]
满树的风 呼唤着大地
那些醉人的恋语
在这个冰冷的日子里
孤零零地回忆
林中孤寂的鸟鸣 是问寒风
变暖的日子还有多远
这个时候 太阳走得远了
可谁也没有理由指责温度
时间的脚步不停 凝固的表情在丢弃
冬天的冷漠与坚硬
筑起了巢穴 装满生命的花絮
期待着回放的精彩
在这个梦飞的冬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