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不是着急的事
这次参与海滩房的认购过程,让我对新世纪的房地产营销手法,有了最新的体验,虽说是没被裹进去,但也只差那么一点点,大浪淘沙,稳住是唯一的办法。
这两天闲着没事,仔细研究了一下价目表,发现了许多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地方,写出来供今后需要购房的朋友们借鉴,狼一样的世道,我们这些可怜的羊群,时刻分享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以为你藏着点信息就能占便宜,你藏下来的,只能是你被分而食之的机会。
我原来做过楼盘销售定价的工作,那时候是90年代末期,虽说是买方市场,但在定价的时候,发展商的想法和现在是一致的,那就是设置一些鱼饵房,产生哄抢效应,然后在这样的气氛下,销售出去主力产品。这次的项目定价,很明显的展现了这个特征,5000套房子,用的是200套均价5500-6000的山景房做诱饵,目的是销售几千套的海景房。
这次的价目表表面,山景房的价格每平米大5000-7000,海景房的价格每平米5000-9000,每户面积多数都是90平米左右,粗看差别不是很巨大。
核心问题出现在公摊面积上,海景房的90平米里,有大约34平米是公摊面积,山景房的90平米里,只有18平米的公摊面积,如果按照实用面积来计算,两边的房子价格就天差地别了。
即便是这样,我并不认为这次的发展商是很坏的样板,相反,从销售宣传到楼盘展示到客户接待,从认筹管理到开盘当天的销售管理,都做得相当出色。公摊面积的安排,不知道有没有最新的法律依据,但起码在户型图上,很清晰地列明了公摊面积和实用面积,在价目表上,也很清楚地列明了每一套房子的单价和总价。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开盘的销售工作上,表现得很规范和专业。
所以,问题的关键显现出来了,在开发商已经规范和专业的情况下,作为买房的客户,你如果自己是糊里糊涂的,那你只能是伸着脖子挨宰的羔羊了。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平台,让买卖双方公平交易,这样的情况下,精明和理智便是买卖双方博弈的重点了。
买房不是着急的事,即便是千军万马一哄而上,你一定要坚守自己的需求,坚守自己的价格底线。混在选房乌泱泱的人群中,被售楼小姐急慌慌的语调催促着下单,那只能是你一个人当输家了。
即便是慌张失误了,在规范的房地产商这里,你都还有退路,比如认筹冲动了,你可以不选房,筹款一定会退给你,大地产商不会赖账。比如你认筹了还选房了,你可以不签订认购书,签单上有明确条款,可以在24小时内补签认购书的。好了,即便你认筹了,也选房了,还签了认购书,买了你认为十分后悔的房子,可你还没有付首期,你还可以找他们商量,一是退房换房,二是争取把认筹款推到第二期,第三期。实在选不到房子,相信发展商也不缺你这一个客户,会在最后把筹款退给你,钱没有损失,时间和精力恐怕要损失不少。
如果你付了首期再来后悔,那是神仙也救不了你了。你就多想想房子的好处,放平心态,好好享受。
再说一遍,买房绝不是着急的事,遇着着急的情况一定不要盲目跟着上,慢下来吃不了亏,冲上去一定后悔。大家共勉吧。
最后我要质疑的是价目表,在认筹了的情况下,要到选房当天去了现场才给价目表,这是对客户很不公平的事。在我看来,至少提前一天在网上公布价格,这样全体客户才有时间比较和选择,认筹是分先后的,谁在前面谁先挑,提前公布价格,只对客户有利对发展商不利。不知道这事该上哪儿投诉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