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没有搞错?!
2010年对于我来说,是黏糊糊的一年,胶着的状态导致的是动弹不得,或者懒得动弹。
今天,是开年上班的第一天,虽说这一天对于我来说,跟每天都一样,但随着假期的结束,我也跟着上班的人们而小小地振奋起来。进行了一些比较黏糊的思考。。
比如一个高尔夫球,不幸落入了沙坑,并且生活在了沙坑里,久而久之,它开始想念草地和天空,可是,周边的沙子告诉它,这儿就是你家,你不是过得很好嘛。
再比如一粒沙子,它一直生活在沙坑里,可是有一次,却被铲到了草地上,见识了不一样的生活,从此,它愿意做草地上最卑微的一个颗粒,守候着绿色终其一生。
再说回高尔夫球,当它辉煌地在草地上展现了自我之后,终于进洞了,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是接着向下一个洞进军呢?还是把这个洞作为最后一洞,完美谢幕。
生活就像上面的各种情况,它可能让我们满足和幸福,也可能让我们不满足和不幸福。什么来决定幸福和满足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内心能够满足平静,那就是生活幸福,如果内心不能满足平静,那就是不幸福。这个是不能搞错的重要事实。
我们从小生活在为他人奉献的教育里。我们人生最可能搞错的,恰恰是自己的需求。我们总是把满足别人的需求,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别人,可以是领导,可以是父母,可以是孩子,可以是丈夫或者妻子。在为别人奉献的过程里,我们尝试找到道德的力量和光荣的梦想。当自己奉献的对象有所成就时,你会像小草一样为高尔夫球的英姿而欢笑,像沙粒一样为草地的绿茵而骄傲,但是,你自己呢,假设你作为一个球,一株草和一粒沙,到底什么是你追求的本体幸福。
勇气和自我认知是一切的核心,当我们缺乏勇气时,我们会把自己寄托出去,当我们漠视自我时,我们眼里只有他人。这样,我们不单是一无所有,还会变成一个卑贱的乞讨者,乞讨那个寄托了自己全部人生的对象,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希望。
好吧,沙坑可以是自己的家,草地可以是自己的荣耀,那个洞也可以是辉煌后的栖息地。重要的是,无论怎样的结果都是自己想要的,都是来自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梦想,而不是旁人的标准和眼光。
活出自己定义的人生,才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也是实现自我幸福的最佳路径。
我期待的2011,是拨开迷雾的一年,是觉醒的一年,是找到方向的一年,是我们都不会搞错的一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