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
咱们家上一辈人里,学习最好的是咱爸Q总工。咱爸的最高学历也是咱们国家的最高学历了吧,清华研究生毕业。这样的学历虽说在我们北京的大院里是太普通了(还有无数留美留苏博士),但从发展到今天的家族学习史来看,第二代和第三代人里,连超越的苗头都没有。
退休后的Q总工,仍然保持着学习的热情。Q总工是在美国工作和生活过的人,平日里看着,跟北京的退休老头没什么区别,但Q总工打开他的手提袋拎出来的,不是什么雨伞购物袋之类的,而是苹果电脑。Q总工用苹果电脑,从苹果进中国之前就开始了,多少年如一日。苹果电脑换代Q总工的电脑不换代,苹果机的培训班上了好几期。中关村的苹果专卖店,是Q总工常去的地方,Q总工的古董级苹果电脑,已经击垮了苹果店的所有精英工程师,但Q总工一点都不气馁,每次都跟精英们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搞不好再搞,一次不行两次,苹果精英们都认识Q总工了,看见他拎着电脑包出现就犯怵。
前一段时间,Q总工上了一个汉语班,取得了教授汉语的资格证书。Q总工说他是参加资格考试年纪最大的学生,也是获得这项资格证书年纪最大的人。这场学习最大的收获,是这回来深圳的Q总工惊讶地发现,他女儿我的普通话非常标准。我哭笑不得地说,爸,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普通话怎么会不准呢。Q总工仍然高兴地对咱妈谢老师说,上这个班真有收获,学会了辨别普通话,听来听去,就咱们女儿说得最准。(他眼下住的大厦电梯里都是广东人)
最近三四年以来,Q总工跟游泳较上大劲了,买回来了中英文的各种游泳教材,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每一次每种姿势多少米游多少下都有详细记录,已经记满了几个笔记本。不单是自学,Q总工还找到其中一本教材的作者,美国的一位前奥运游泳冠军,联系上之后居然远赴美国迈阿密一对一学习,可惜的是名师并没有出高徒,谢老师摇着脑袋叹气,说你爸的学习精神真值得赞赏,学习效果咱就不说了,我要不是腿不好,跳下水去就比你爸强。
咱妈谢老师是属于学习不好的那类,听说初中高中数理化没及格过,解放前乱轰轰的也就凑合着升学了。解放初期,全国找不着多少高中生,谢老师随大流扩招进了大学,填补了新中国大学生的空白。
学习不好一点没阻挡谢老师前进的脚步,谢老师学的是文科,大学四年主要是练的背功,谢老师一发狠标点符号都能背下来,大学成绩还不错。毕业后分配在大学教书,谢老师讲课声情并茂,生动活泼,浅入浅出,深受学生喜爱。除了期末考试后的各种统计,谢老师的教学生涯没遇到过任何难题。统计工作的困难,主要来自谢老师搞不清楚各种数字,比如及格的,没及格的,出勤的,没出勤的,还有各班的学生总数,怎么运作才能变成百分比。当然了,最困难的还是升副教授时候的英语考试,那时候家里像发完大水的现场一样,到处是书是卷子,书再多谢老师也看不进去,考试屡考屡败。但谢老师资格老贡献大,一直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政策宽松的结果,是谢老师当上副教授之后,光荣退休。所以,咱妈谢老师是可以称为谢教授的。
学习好的Q总工和学习不好的谢老师生活了一辈子,磕磕碰碰多着呢。磕碰最激烈的情况,都来自Q总工带领谢老师学习,学统计学英语学开车学计算机,谢老师大脑不转压根不跟进,逼急了就罢工,一罢工Q总工就没饭吃了,家里的生活也乱了套,学习自然就废除了。
昨天去看望老头老太太,谢老师告诉我,你爸说了,他的游泳学习快要告一个段落了,下一步,他要学习烹饪了,哎,真够愁人的。我乐坏了,咱爸一辈子没怎么进过厨房,家务劳动都是由谢老师承担的。想象着咱爸肯定是先上个厨师班,然后不知道多少烹饪书工具都要进咱家厨房了。Q总工说了,他要从小时候吃过的菜做起,江西于都口味。哈,我也觉得有点愁人了。
从咱爸咱妈的例子看过来,无论学习好还是学习不好的,都能有十分快乐丰富的人生,学习是Q总工最大的乐趣,Q总工从来不会以学习为苦以学习为累,而是永不言倦,乐在其中。但学习对于谢老师来说,却是个苦差,不爱学习的谢老师,工作生活一样可以披荆斩棘,所向无敌,乐趣无穷。
所以说,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辅助手段,是人的千百样技能中的一样,而不是人生的一个必杀技。什么是人生的必杀技呢,要我来说,是获取快乐的能力。培养这样的能力,比培养学习能力要困难多了。放眼看去,在今天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教育体系中,有多少孩子走出校门之后,能让自己拥有真正快乐幸福的人生呢?
高考之后中考之前的炎热中,烈日之下,有多少解放就还有多少煎熬。学习好当然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它绝对不应该是唯一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