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恐惧的时候怎么贪婪?
巴菲特有句名言:“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这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话,听起来特别简单,可是作为股民的我们,真正做起来偏是另外一个结果。
首先,我们不是巴菲特,这句话虽说是句废话但特别重要,不是巴菲特的我们,如果按照巴菲特的想法去做,恐怕通常只会得到两个结果,第一,做不到,第二,做走样了。这也是为什么至今只有一个巴菲特,而我们都不是巴菲特的基本理由。
我们不讨论上半句话,因为上半句话应该在三年前6000点的时候讨论,那个时候,我们当然也是背熟了这句名言,并且比当年学雷锋更加坚定不移地要学习巴菲特,可惜可怜的是,在行动上,我们走反向了,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更加的贪婪了一点点,这样的结果大家心知肚明,我也是大多数不是巴菲特的普通股民,该赔钱的时候,绝对落不下我。
过去的事情不再想,人生的车轮还得滚滚向前,首先咱们得先放过自己,一味地自责除了忧郁没别的下场。在窗外阳光明媚,屏幕一片惨绿的昨天,以及无法预测屏幕颜色的很多个明天,我们现在来重点讨论一下下半句:“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琢磨巴菲特这句名言的时候,要搞清楚几个定义,第一,别人是谁?第二,恐惧的表现形式是什么?这就好比一个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首先得先找到三角形,哪怕是个糖三角呢,才能验证和执行这条定理对不对。
当我顺着这个思路学习巴菲特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个核心问题,巴菲特说的那个别人,通常就是我这类人的总和,想当年巴菲特抛售中石油的时候,我们还是当的那个“别人”,情况很清楚了,我们找不到从“别人“这个大多数里爬出来的路。所以,当我们这些“别人”成就了巴菲特时,巴菲特递给我们的这句肺腑之言,却不能成就我们。
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别,心态就会调整的比较平和,搞清楚自己只能是那个“别人”而不是巴菲特的时候,思路反而会清楚那么一点点。眼下,看着一天天下跌的股票,不摸心口也知道自己是在恐惧之中的,股市的底部到底在哪儿呢,现在是不是该贪婪了呢?这些问题我们都不能去找巴菲特问,好像跟巴菲特一起吃顿午饭就要上千万,还是美金。所以,在确认自己不能复制巴菲特思路的现状下,我决定先这么做人,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更恐惧一点,在别人贪婪的时候少贪婪一些。广东话说的,输少当赢。
混乱的经济政策加上大批量的IPO,股市成了块大海绵,咱们这些“别人”扔多少钱,就被吸走多少钱。怎么办呢,我觉得还是忘掉巴菲特,找到一个值得尊敬的企业,老老实实地做这个企业的股民,一年也好,五年也罢,跟着企业心平气和地挣点小钱。这样,才能从那些“别人”里跳出来,做回自己,我自己是个什么人呢,我,就是那个真的不会在股海里劈波斩浪,只能随波逐流的小老百姓。现在流行的新词叫“庸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