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馆啊,中国馆

(2010-05-05 12:10:14)
标签:

奥运

中国馆

水立方

鸟巢

盖子

杂谈

分类: 热门话题

中国馆啊,中国馆

 

    看到世博的报道,许多市民在头天夜里一点钟就在入口处排队,就为了第二天去看看中国馆,无论多么热门的场馆,都远远赶不上中国馆的热度,排了一夜队的人们,清晨冲进闸口,还要冒着太阳在园区战斗一整天,要怎样的爱国热情,才能支撑这么艰苦的付出呢?看着电视的领导们,相信跟我们一样地感慨。

    我要在这聊聊的,不是中国馆的展出多么精彩,咱们看不见里面,也不是去中国馆的预约券怎么这么少,咱们暂时还不打算去上海,我要说的,是这个中国馆的造型。

    奥运的时候,鸟巢和水立方是两个建筑明星,初始看鸟巢的时候,有点不习惯,觉得这么多角铁缠在一起的建筑,不如传统的体育场那么顺眼,后来,当鸟巢逐步落成的时候,我们的审美产生了变化,每次路过的时候,都能感受到鸟巢的壮阔和峻美,纽结在一起的钢铁,让你觉得恰恰是咱们中国男人的代表,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拧巴着的大鸟笼,就是咱们坚不可摧的中国。水立方更不用说了,典雅清丽的外表和夜光下发亮的一块块水泡,从一开始就获得了所有人的赞誉。我觉得这恰恰是代表了中国女人的优秀,就像水立方闪亮的水泡,一个又一个,独立而又坚强,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默默地奉献。

    说回这次的中国馆,从第一次看见,就觉得哪儿不对劲,在媒体的一片赞誉声中,还是觉得不对劲,这种看不顺眼的感觉持续着,一直到世博开幕,天天看见中国馆,天天都觉得哪儿有点别扭,直到昨天,在买回来的新一期读者封面上,印着中国馆的剪影,我拿着琢磨了半天,终于明白了,问题出在我自己的心态上,我总感觉我自己是最底下的那两条小短腿,而一层又一层,最后是硕大的一层顶子,便是压在我头上的各种生活重担。这样的感受很负面,不值得宣扬,

    但是,这样造型的中国馆,给我这样不懂艺术和美学的老百姓,带来了这么沉重的压力感,而不是像鸟巢,水立方,甚至巨蛋那样,让我被建筑的美感所引导,这说明,一是建筑的外型是有区别的,二是我们的心情是有区别的,三是我们生活的现状是有区别的。

    总结的都是废话,我的意思是,等到哪天我走出了低潮,我会认为自己是最上面的那个大盖子,每天都能沐浴到阳光雨露,那个时候,看什么都顺眼了。

    什么年代诞生什么样的建筑,还真如有神助一般,今天屹立在世博园的红色中国馆,如果说是代表我们伟大的中国,把全世界都压在脚下,是很提气的,或者说是代表咱们伟大的党,福荫天下,也是没错的。你就是不能考虑最下面那两条受压迫的腿。所以说,看待中国馆的外型,绝对要结合着心境。

    一个建筑,上下差距太大,便会给人造成不协调的感受,一个社会,上下差距太大,便会给许多人造成不公平的遭遇,不管怎么说,对于建筑来说,均衡更容易带来美感,对于社会来说,均衡更容易带来和谐稳定。一个那么大的盖子盖在头上,无论是建筑还是社会,都会让人不舒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