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80后的慢节奏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孩子的事 |
学习80后的慢节奏
回想我和KV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一个快和慢上,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这个80后,当然也包括90后在内,个个都是个大磨蹭,你们说,这帮孩子怎么这么能磨蹭呢。
比如,KV拿着衣服准备冲凉了,我挺高兴,终于去洗澡了,可他呢,路过客厅的时候,瞄见电视,于是倚在墙边看上了,直到我从劝到喊,这才离开客厅往洗手间走,走到半道,又看见他爸,于是跟他爸爸聊上了,我这边厢一边看表一边着急,明天还要上课,眼见指针已经过了11点,于是乎大爆发,忍无可忍的大叫,终于把他赶进了洗手间。
这还不算,说起来不爱洗澡,可这洗上了就是个没完,十分钟二十分钟,终于又忍无可忍,把洗手间的门擂得咚咚响,从开头启动洗澡程序到结束,历经一个多小时,接下来还是催,催关灯,催睡觉,写作业的巨磨蹭过程我都懒得说了,反正,每一件日常生活的事,每一件跟学习有关的事,都以十二分的磨蹭在进行,现在已经21年过去了,看不到有任何改变的迹象。
见过急忙的80后吗?咱家的这位,从来没见他急忙过,接的时候,从学校里摇出来,送的时候,从车里摇下去,起床了,摇到客厅,半天过去了,一打听,还没洗脸刷牙呢,睡觉了,摇回房间,一看都1点了,台灯还亮着呢,你急他不急,KV的口头禅是“急啥”,坐车坐飞机,从来走在最后面,上飞机时催他,说是:“急啥,飞机有站票吗?”,去旅游时催他,还是说:“急啥,景点又飞不走。”
跟他相处这么多年,我说得最多的是“快点”,他说的最多的是“不急”,直到我的高腔大嗓真的把他喊急,争吵的结果只能是我更急他更慢,如此循环往复,烦恼不已。
从去年开始,我说服自己适应KV的节奏,我就不急,看你急不急。
结果发现,这个大磨蹭也分事,比如坐飞机,忍耐着不理睬他,居然也能按时起来,按时收拾好行李,按时出门,只是我比他还是要提前一点站门口而已,比如考雅思,尽管成绩不理想,可也能做到不迟到,比如赶珠海班车,他也知道早点走,说是班车不会等人的,到点就直接开走了。
前几天看见一个报道,说是几万人在深圳应聘,报道用了几次“秩序井然”,我想,这也就是慢腾腾的80后在应聘,要是当年的我们,早把招聘的人给挤趴下了,翻过头来看,这个慢腾腾说不定算是个优点呢,80后们凡事不争抢,磨磨蹭蹭的显得挺有风度。
如此看来,第一,我们要做好多养他们几年的准备,这是50/60后的命运。第二,我们老了的时候,社会秩序会比较好,生活节奏会比较慢,这也算是80后对50/60后的报答了。第三,咱们这帮急吼吼的50/60后,要从中年开始,向80后学习,放慢自己的生活节奏。
怎么都是活一辈子,用KV的话说“急啥!”
这样的场景,能做到秩序井然,还真得说80后了不起,别忘了,都是来应聘的,彼此还是竞争对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