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塑料制品尺子塑料筐破衣烂衫家私美国 |
分类: 杂谈感想 |
女人的遗传病
我认为喜欢乱买东西是女人的遗传病。
母亲谢老师就爱乱买东西,乱买就是不按需求买,按人家商场是否减价促销买。比如我们家已经有了十个锅(锅的数量属实),如果谢老师进了商场正好碰到炒锅打折,或者买炒锅送汤锅,那我家一定会增加两个锅。变成了十二个锅,其实无论我们家还是你们家,五个锅是足够的数量。
乱买还包括满足心理需求,每个人爱乱买的品种不同,谢老师喜欢买衣服塑料制品还有小家私。我要解释什么叫小家私,比如家里电视柜比墙短一点的地方;沙发和墙角的小距离;床头柜和墙之间的小缝隙,这些地方能放下的小藤箱、小木架、小角柜统称为小家私。
谢老师经常拿尺子那么一量,一件小家私就应尺而生,家里见缝插针到处摆满了东西,原则就是消灭空间,现在洋气流行的说法,是要保留视觉空间,谢老师不信奉视觉空间,谢老师信奉的是充分利用空间。
说到衣服鞋子,谢老师买大发了,这个大发的原因不是谢老师的浪费,而是商场的减价,我扔过谢老师从美国带回来的几十件新衣服,都带着美国标签。在我这放了五六年,不但占地方还发了霉,款式怪异没人能穿,一看标签就明白谢老师为什么买了,每件的标签,都是在100多美金标价上画个彩色的大叉叉,下面彩笔写的价钱不会超过20块!
谢老师在国内买的衣物更加不计其数,但是逢有重要活动,比如她的台湾堂哥来了,谢老师只能在家翻箱倒柜,哀叹没一件能见人的衣服,痛心疾首发誓再不买便宜货了,可一进商场,立刻又奔打折的破衣烂衫去了,没辙,这就是消费习惯。安田
我集中遗传了谢老师乱买塑料制品和衣服鞋子这两项,并深深的发扬光大,我自认为比谢老师进化了,进化的表现是不买打折的破衣烂衫,而是要买打折的名牌,现在发展成了A货和尾货,虽然进化了但现象是一样的,比如家里也有很多标签还在的衣服,以及没穿过的鞋没用过的包。逢着重要活动也是扔了一地的衣服,找不到可以穿的任何一件。
我还比谢老师添了个毛病,就是如果一件衣服被我看中了,不巧有好几个颜色,我就会遭遇最大的挑选困难,买了红的想着白的,买了白的又觉得不能不要黑的,不舍得一次性都买了,觉得太奢侈,结果是分几次跑几趟把它们凑齐。我的女朋友们吃惊地看着我红白黑黄的穿一个星期的同款衣服,现在她们已经习惯了。只是劝我在比如六种颜色里尽量舍弃三种以上。
提起塑料制品病的更重,首先是爱不释手,其次是流连忘返,每次逛超市都要花费巨多时间,慢慢看慢慢研究每一种塑料制品可能的用途,诸如各种尺寸的塑料箱子,各种形状的塑料筐盆,家里的洗手间充斥了各种小塑料杯子,托盘,架子。每个抽屉打开都有相应尺寸的小塑料筐,分门别类放着东西十分整齐。我热爱每一种塑料容器,并且尽可能的在日常生活里应用它们。
今天,我拿着尺子在家里转来转去,感觉到母亲的基因不可抗拒的在血脉里流淌,电视柜和电视墙中间居然空了一块,我正要精确测量一下,YY抢走了我的尺子,大声告诉我,请你留点视觉空间好不好!不瞒各位,这个词儿我是刚跟他学来的。
老Z 则是冷冷的说,你花钱买更大的房子,然后再花钱把它填满!
这两个男人不懂咱女人的生活,女人的生活就是花钱折腾自己折腾东西,要不光折腾感情多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