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花江畔的思考–二则(妈妈的孩子)

(2006-12-03 23:52:44)
 
谈管理 
 
整体的健康运行有赖于其内部组成各因素(个体)之间的相互制衡,是否能实现各因素相互间的良好制衡,需要有合适的因素数量。只有一个因素,是独断;三个因素容易形成两个不均等的帮派,不利于整体的健康运行;多个因素是合适的。组成整体的因素数量也不能太多,太多了容易导致决策、运行效率低下。当整体的组成因素超过一定数量时,要将大整体分成多个小整体,把这些多个小整体看作大整体的组成因素,叫分而治之。
                                                         2006.8.29
 
 
妈妈心中的孩子
 
在妈妈面前,你批评孩子、说孩子的不好时,态度一定要友善诚恳,言词一定要委婉平和。要多肯定,少否定。多讲好话,就受人(指妈妈)喜欢;一般地,正确地直言相批(更不要说莫须有的不好),也必然是遭人(指妈妈)厌弃。
当你指出孩子在某些方面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妈妈的理解是,你在说我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对或者没有做好。我就想,要在大篇幅的肯定中有一点点否定的内容,妈妈应该是不反对的,应该是高兴的;因为谁都知道人无完人嘛,妈妈的孩子有那么一大堆的好,就那么一丁点儿不好,当然应该高兴啦!是不是?
这里的妈妈指:1.生养孩子的妈妈,2.把孩子从小养大的人。
                                                    2006.8.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