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送红军》教案

(2012-09-07 20:56:42)
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十送红军》,学生通过听、议、唱、赏、游戏等形式感受歌曲、体验歌曲、理解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江西的红色历史,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红土地、热爱江西、热爱江西民歌的情感。

 3、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发扬革命传统,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艰苦朴素、不怕困难、坚韧顽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江西红色历史,感受体验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 树树(里格)梧桐    音程九度大跳的演唱技能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激发情趣,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聆听《十送红军》,用电视剧的片头曲和剧情里面一些感人的人物和事迹后,再用录音机播放歌曲 《十送红军》并提出问题: 

、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即将踏上长征路的背景下。

《十送红军》优美深情的旋律,使有些学生眼眶发热,唏嘘不已,老师讲《一袋干粮的故事》引起学生对红军的崇拜,红军战士把长征过草地的活命干粮送给了一对母女,母女走出了草地,而红军战士却永远留在了草地上。后来,理性地认识长征,深感红军精神的伟大,谱写出军民鱼水情德瑰丽篇章!

二、欣赏歌曲。初步感知,体会情绪,思考回答

分析讨论: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及其音色上有什么变化?

答:混齐——男低——女齐——女低——男高齐——男齐

(男女声唱:抽噎压抑沉重、深情祝福期盼、留恋依依不舍)

 歌曲不同段落的旋律及其基本情绪是什么?(要求看着课本内容回答,可讨论) 

答: 歌词以叙事为基础,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举例说明歌词的第二段

三、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探索音乐艺术美

    在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前,江西革命根据地流传着许多革命民歌。如:《送郎当红军》等。其中,《十送红军》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反“围剿”失败、红军即将踏上长征路的背景下,流传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民歌。现在,我们听到的《十送红军》是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搜集整理后的作品。它保留了原民歌的素材基础,同时也有艺术上的加工与提高。 
  
《十送红军》的歌词以叙事为基础,并借叙事来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如:“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十送红军》的全曲课分为三个部分,即有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C),从而构成ABABACA的结构形态。应该说,各段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 ,从而形成整首歌曲的统一风格。与此同时,每段旋律又融进独具特色的音乐因素。
 
四、拓展视野,积极实践,学会表现,学会创造。

这是一首欣赏曲目,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喜爱。学生深情模唱歌曲。

、你还知道哪些歌颂红军的歌曲,请写出曲名?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星歌》、《请茶歌》、《斑鸠调》《盼红军》等

五、课堂小结:

、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十送红军》,让我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逐步理解那深深的红军崇拜情结,历史无容忘却,在发展经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革命传统,继承长征的精神。

让《十送红军》的旋律永存!

让《十送红军》的歌声常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