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怀上圈那一刻,我就开始后悔。这种情绪,随着她在我肚子里成长愈演愈烈。直到出生,慢慢长大,这个过程中,因为她的折腾导致的疲劳,使得我无比烦躁,恨不得把她从窗子扔出去。朋友们都安慰我,大了就好了。现在,她也算是有点大了,朋友们的预言开始逐渐实现——并不是带她不再劳累,而是,在劳累的过程中,开始时不时收获快乐。她那比同龄人发育得快速的脑袋瓜和小身板儿,经常做出让我们惊讶(惊悚)的事情来。她清晰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语言,让我们在惊叹之余也禁不住大笑。比如——



她有着非常执拗的内心,谁都不能破坏她心中的秩序。比如,我穿露脚背的鞋子需要穿船袜,她平时看我穿的都是长过脚踝的袜子,突然见到露脚背的袜子,根本不接受,勒令我穿回长袜。我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会有秩序感,但她的特别强烈——表现出来就是“作死”。
对于这样一个作小孩,我哭笑不得。毕竟姐姐小时候没这么作,偶尔作的那几次,也因为我的无知,非要她按照我的要求来,搞到最后她撒泼打滚儿,我气急败坏,虾米来拉架。现在想想那是对她多大的伤害啊!所以对于圈的作,能满足的都满足。只是随着她的长大,我也让她明白,你维护内心的完美可以,但不能影响别人的生活。比如,非要我穿着长筒袜穿船鞋,那就不行,因为很丑!她自己非要搭配一身粉红桃红,我随便她,丑的是她跟我无关,哈哈!
两岁半不到的圈,常常双手插在裤兜或者衣兜里,皱着眉头,甩着腿,走来走去,仿佛领导人在思考国家大事。她的同龄人,都还瞪着圆溜溜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小嘴嘟嘟,走路虽不蹒跚,但也并不灵活。她却可以健步如飞,攀爬自如。当我跟她对话时,甚至能听到她大脑里的主机飞速运转发出的嗡嗡声。她并不急于回答我的问题,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她在思考,在组织语言。
一次,外公回来。她喊道:“外公你去哪里啦?”
外公:“我去买酱油啦。”
圈,思考了两秒钟,组织了一下语言,说:“家里的酱油吃完了,对吗?”
这几年专心带圈,突然发现,姐姐像她那么大时的样子我都快忘记了。回想起来,两岁多的姐姐上着托班,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和同伴玩耍,好像我陪伴她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我的印象中,并没有觉得姐姐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姐姐不到三岁时,就自己编谜语给我们猜,也很厉害。其实每个娃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不要总是盯着“别人家的孩子”,而忽略了自家娃的特长。
碚喜爱和人交往,在人群中获得认同感是她最大的快乐。她有着做演员的一切天赋(当然,她脸大,而且有可能长残,可能并不适合做影视演员,做话剧演员可以的),表演班的老师说她是好苗子。所以我没给她报任何补习班,她上的都是运动类和文艺类的兴趣班。圈的特点是逻辑思维强,动手能力抢,语言表达丰富。也许以后是块学奥数的料呢!我要不要现在就去学某思给她占个位子呢?听说这家机构的名是相当难报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