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噜和麦圈一旦和平相处了,我反倒不习惯起来——好像这俩孩子突然间变得不是自己养的了……
其实麦圈追咕噜,也是要看人眼色的。但我什么时候指使过她去打咕噜啊?也许这就是狗的忠诚吧,以为她在帮主人驱逐家中的不速之客呢。但咕噜是家里的小盆友,不是不速之客啊,所以麦圈追了咕噜后,虾米就把她拎起来狠狠教训一顿,这样可以使她收敛几分钟。只是过不了多久,她又要开始四处搜寻咕噜的踪迹了。
算了,你们两个,还是打吧。打打更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猪的答复:
to
盘丝洞妖精妈:我最近时常想起2012……希望不是真的吧。
to
曼妙心情:虽然我不怕2012,但还是不想它真的到来。
to
慈禧的发簪:下次去你说的白鹿吃!
to
进宝:对哦对哦,是东坡肉,我搞混了。其实做法都差不多。
to
青青子衿;简直可以去拍西游记里黄袍怪那一集的外景了。
to
linda:吃外婆家主要还是贪图便宜,而且菜还不错,性价比高呀。
to
小臭屁:楼外楼吃过的,感觉菜做得美则美矣,毫无灵魂。也许是店家做得太大了,诚意不够了吧。对了,告诉你哦,不要发网站链接,绝对会被删的。
to
夏天布丁:我是为了保证质量,才会中途休博一天的。没看到更新也不要失落哈。
to
慕容碧点Sophia:小猪虾米的漫画书会一季一季出下去的。
to
yaoyaolove:听说武大的樱花节招致了全校学生的愤怒,学生们都说武大已经变成人民公园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完全被游人破坏,是满讨厌的。要看花,就去野外或者植物园就好了呀,把校园开辟出来挣钱,实在有点过分。
to
福娃绵绵:上海的春天很短暂,可能我还没准备好放风筝,夏天就来了。
to
上海尼采:……有时候我们的审美出发点不一样……
to
依若:又要熄灯了啊?去年熄灯我还专门跑到市中心拍照片,看市区到底有没有熄灯呢。今年不知状况如何啊。
to
小懒:怎么会不记得你呢?这里的每个猪粉我都记得的。
to
酸奶冰淇淋:我在上海十一年啦,虾米也有五六年,口音肯定会有变化,但家乡话是不会忘记的。
to
迷abby:我们现在也很少去买纯净水了,自己烧水喝。
to
小小奕萱:新白……太经典了。
to
mchongjs:沙尘暴真可怕。
to
柳菏儿:我环保,但是不算愤愤,偶尔有些感慨而已。
to
崽崽妈:我们麦圈脸皮厚,怎么搞她她都不会哭,越搞她她越要跟我们雄起。
to
妍洁:气候越来越糟糕,这到底是谁造成的呢1?愤怒……
to
听雨踏雪:还好,你不记得了,丢人也不怕,哈哈!
to
茧宝宝:断桥如今已经毫无意境了,那么多人,根本没法欣赏风景。最大的风景就是人。
to 焚心琥珀:雪花也很美啊!
to
断网:原来你在一个比较敏感的城市啊,明白了。
to
去楼外楼吃:没兴致,没精神,连西湖都只是随便逛了一会儿就撤了。
————————————————————————————————————————————————
每天早上,我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梳洗,而是拖地。地板干净了,才有心情去喝水,上厕所,洗脸刷牙。自从沙尘暴过后,家中地板就一直处于蒙尘状态。平时,每天拖一遍地就够了,现在,拖三遍也见不到成效,这对于有洁癖的我来说,是多大的折磨啊。如果此时,还有两个坏蛋来跟我捣乱,你们说,我该不该愤怒!
麦圈一看到我挥动拖把,就会立刻冲上来跟拖把打架。她把拖把死死抱住,浑身疯狂扭动,喉咙里发出愤怒的吼吼声,好像拖把是她的杀母仇人似的——哎呀,我怎么自己诅咒自己呀,呸呸呸!这个好解决,我把她往柜子上一放,她就偃旗息鼓了。
而麦圈一上高台,咕噜也浑身轻松了,惬意地靠在被她抓得稀烂的沙发宝座上。两个家伙终于相安无事了。
但她们对这短暂的和平十分不解,所以齐齐望着麻麻,希望得到答案。
高处,是麦圈的死穴。她不管在地上有多疯多闹,一上柜子,就老实了。
而我对咕噜比较没辙,她上天入地太神勇了。她一点也不怕我,我的拖把拖到她面前,她就伸出小爪子,piapia地给拖把几耳光。
她觉得这是个有趣的游戏,所以,我一拖地,她就要在我周围转来转去,伺机下手。
结果就是我拖过的地面,全是猫爪子印儿。
我通常是抓不到咕噜的,她得意地在拖过还未干的地面上踩啊跳啊,一不小心就跳到阳台上去了。我赶紧把阳台门关上。哼,这下你不能捣乱了吧!
咕噜一看,NND竟然被麻麻关在外面了,不行,我得想办法进屋去继续捣乱!
可是……这门缝儿好像有些窄唉……我看看上面有没有大点儿的空当儿。
上面很窄啊……那下面呢?
下面也好窄哦……
麻麻,你为何要把我喂得这么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还是亲自试试看能不能钻过这条门缝儿吧!
先把脑袋卡进去看看!
哎呀,脸稍微大了点儿。伸个爪子试试!
不行哦还是进不去……哼,我要减肥了,下一顿少吃一粒猫粮吧!
不过呢,换个角度想想,也许不是我太肥,而是缝缝太窄了吧!
赐予我力量吧!我要开门!!

再来最后挤一次!加油加油,就要挤进去了!现在正是检验我修炼多年的缩骨功的时候!!好,脑袋进去了!好,爪子也进去了!可是,我的身子……
哇哇哇!麻麻你尽欺负我!!

麦圈说:你有啥好哭的,我在上面下不来都还没吭声呢。
每次拖地都要跟两个家伙斗智斗勇,你们说我这个麻麻当得容易嘛~~~~~~
最近,地沟油是与沙尘暴干旱并列的热门话题。看过地沟油的生产过程图片后,我几乎要提不起勇气再次外出吃饭,甚至对在杭州小饭馆吃的那顿饭,都后怕起来。同时也很庆幸自己会做饭,在这个环境被污染食品被污染的世界里,至少还能为自己和家人营造一片相对洁净的小天地。
虾米的同事也看我博客,说我做的菜,看上去油亮油亮,肯定放了不少油。虾米赶紧澄清,说我家油都不怎么买,一桶油一年都吃不完。人家根本就不信,笨嘴笨舌对厨艺也不了解的虾米,也说不出更多的道道来。
其实是这样的,我做菜,放油极其斟酌,能少放就少放,不放更好。很多人都认为少油不好吃,但这只是个口味问题,只要习惯了,就会觉得少油的饭菜也是十分鲜美的。
现在的炒锅不也都在朝省油甚至不要油的方向发展么?虾米同事从德国扛回来一口锅,做蔬菜不放油的,丢进去加点水炒巴炒巴就好了,绝对不粘锅。
现代人摄取油脂的机会太多了,干嘛还要在做菜的时候额外放那么多油呢?
至于我做的菜,看上去油亮油亮,那是我功力深厚呗!——玩笑玩笑,我做菜也只是玩票而已,有很多方法可以让菜色亮起来的,比如勾芡。
这道凉拌茄丝,油亮不油亮?
茄子蒸熟,撕碎,堆在盘里。炒锅里放一点油,下郫县豆瓣、姜粒蒜粒翻炒出香味和红油,再加点醋,勾个芡,倒在茄丝上就行了。
,
浇头的调料,可以随自己喜好调制的。整道菜,就用了一勺油吧。
清蒸大黄鱼。
吃过小黄鱼,虾米嫌肉不够多,不过瘾,于是给他整条大的。
葱姜切丝,铺在鱼身上蒸熟。出锅后倒一点点调味酱油和少量鱼露在鱼身上。
青椒切丁,撒上去。再烧一勺热油,淋在上面。
总共又只花了一勺油而已。对了,不是什么大勺子哈,普通小勺而已。
绝望的鱼嘴,在仰天长叹。
麦圈从来不会放过任何荤腥菜肴,鱼一上桌她就来凑热闹。
当然,是没有她的份儿地~~~
炒菠菜。还是用很少的油炒出来,清清爽爽。
就这顿,蒸了半电饭锅米饭,是吃两顿的量。虾米吃完一顿的量后,想了想,决定把剩下的米饭也干光。
所以说呢,没多少油水的菜也是很下饭的。
大家也少去外面吃饭吧,那地沟油……想想就觉得可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