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眼中都有一个80后(《心理访谈80后》)


标签:
小猪虾米心理访谈80后夫妻生活娱乐 |
分类: 我的节目 |
请在卓越的“用户评论”里留下你珍贵的意见哦!我们的下一本《日记》,会做得更好!
这两天,集中把最近上的两个节目发出来。
今天这期《心理访谈》我还没有拿到节目的光盘,所以是在网上找的视频。我开了一堆网页才找到可以转贴的视频,又费了好大劲儿才转贴过来,但毕竟,我是独立完成的这件事情。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事儿简单得不值一提,但,对于我这种网盲来说,要找到一个视频,并把它转移到自己博客里,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啊。太佩服自己了~~~
————————————————————————————————————————————
小猪的答复:
to 小Q :纳米盘是什么啊?怎么分享呢?不要跟我这样的网盲电脑盲说如此高深的课题……等虾米回来我向他寻求帮助吧。
to 煲:谢谢你的支持!!
to 肥狮子 :这样的漫画,我画了不少啦。可惜虾米那里通不过……但我会努力让他转变思想的,哈哈!
to 猫小艾 :又看到一位幸福的mm~~
to keenwong :放心,我们会保持生活的正常航向的!其实闹腾也是一种交流方式,不妨跟山子一边闹一边生活吧!
to 海若儿:我也不是一味等死啊。我在帮助他转变,虽然有时候也很绝望,但他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开始慢慢变好了。所以我还是取得了成功!
to
无以取代
to 夏夏 :哈哈,是不是联想到你和你家葱的幸福生活了呀?
to suray :谢谢你的留言。你每天来看我的博客,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to vio :据说现在小p又降价了,可以下手啦!
————————————————————————————————————————————
很遗憾的是,《心理访谈》只有二十多分钟,李老师的很多精彩分析没有收录进去。而过了这么长时间,我也忘了不少内容,只能捡还记得的说。
节目做完后,旁观的李小编和勋章还有我和虾米,一起进行讨论,都觉得,李老师分析中的80后,仍然是60年代生人眼中的80后。比如李老师说,80后永远只活在当下,责任感不强,只注重今天,因为到了明天,又是一个今天,所以,过好今天是最重要的。但作为80后的我们,并不这样认为。我们也在有计划有准备地生活着,为了买房子,要存钱,为了生小孩,要存钱。为了安享晚年,要存钱——当然,挣钱是第一步,不但要为今天挣钱,还要为明天后天大后天挣钱。我觉得,李老师口中的80后,更像是90后。他们大都还未成年,还不知道如何为明天考虑,活在当下也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而我们80后,已渐渐在成为社会的顶梁柱。放眼望去,大部分80后都在为生活打拼。而60年代生人眼中的80后今朝有酒今朝醉,跟我们体验到的80后生活,还是有距离的。
李老师从我的谈话中,分析说我具有70后的特制。比如,《k歌之后》那篇漫画,因为虾米和同事k歌晚回家,却不告诉我实情,我就生气。但我生气的原因,不是因为他k了歌,而是因为他隐瞒实情。如果这件小事都要隐瞒,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隐瞒?虾米说我爱上纲上线,而这也是70后甚至60后的特点,会将一件事情上升到某个高度,再在那个高度上来批判这个事情。而80后,仅仅只会就事论事。
我们家没有电视冰箱,主持人阿果姐表示极其惊讶和不理解,她以及他们那代人,都认为省吃俭用都得给家里置办这些大件,因为有了这些东西,好像才是在过日子。而我们的生活中,用不上电视冰箱,所以我们不买,我们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件事情,也是符合80后特点的,就是不在乎人家说什么,我行我素,自己觉得好就行。
是啊,自己的生活自己过,关别人什么事呢?
其实,我们80后的生活,也不像6070年代的人想象的那么另类。历史都是传承着发展的,我们肯定也继承了他们很多特性,再加上一些小个性而已。很多人特别爱强调代沟,仅仅相差几岁,就感到无法沟通。这个代沟,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我最小的妹妹,刚高中毕业,我就不觉得跟她有代沟。相反的,她还特崇拜我这个老姐呢,哇哈哈~~
做完节目,收获也很多。第一次让心理专家为自己的生活把了一次脉,很多事情,自己不明白,听李老师一分析,就清楚多了。这也有利于我和虾米寻找更适合我俩的相处方式,永远都保持甜蜜的生活状态。
听说国外的婚姻咨询业很发达,就证明,婚姻确实是需要好好经营的。我正在找机会学习一些相关方面的心理知识,争取以后能把漫画和心理学结合起来,更专业地帮大家解决一些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