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虾米小猪甜蜜蜜—格子漫画 |

还好屋内够大,摆个乒乓球桌也没问题。这就是屋子大的好处。不过,打扫卫生时就不会这样想了。
我和老妈的关系经历过几个泾渭分明的阶段。第一阶段,婴幼儿期。这几年里,据她的回忆,我很少让大人操心,乖得不得了。十个月就会走路说话,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她和老爸几乎把我描述成天才神童,这使我严重怀疑事件的真实性,因为现在我还在过极其普通的生活。要不就真应了那句古话——“小时了了,长大未必”。
在这个我对外界毫无抵抗力的阶段,老妈对我关怀备至,半夜咳嗽一声都让她心惊胆战不把我送医院不罢休。但却防不胜防,由于老爸的疏忽,整了我一次支气管炎,如今落下个慢性咽喉炎的病根儿。不过,他们总算把我喂成了幼儿园里血色素最高的健康儿童,这成了他们最大的谈资之一。他们总是说:“人家都不相信身体不好的两口子,有这么健康的女儿。”我想,老妈比老爸更感到自豪,因为我一直是她的骄傲,直到现在也是,并且越来越是。
为了维持她的骄傲,我和她的关系进入第二阶段。这是我求学的十二年。我们家是严母慈父,我和老爸非常亲近,哪怕成所谓的大姑娘了,还不知在他面前收敛。而对老妈,我只有一个字——怕。
她打我无非为我的调皮。小时候我就是个猴儿,上山下河,上房下沟,无所不能。曾有陷入河边沼泽地被人用竹竿拖出来的壮举,也有爬坡翻墙摔断胳膊的经历。伙着一帮男生翻山越岭,乐不思家,于是吃饭时间,常可以听见老妈声嘶力竭地到处喊我。加上她身体不好,受的委屈一多,心情容易郁闷,难免不拿我开刀。如果我乱跑被逮住了,有得一顿竹笋炒肉吃。但她现在总爱说:你小时候根本没挨过多少打。我奇怪了,那些刻骨铭心的恐惧难道是虚构的?儿时的记忆最不会出错,这些经历将影响人一生。我这么敏感的性格,难道不是那时培养起来的?因为我不得不学会看她眼色,一发现不对,得赶紧认错讨饶。
我记得她总是紧锁眉头,面若冰霜,让人生畏。现在很理解她,她身体不好,一心为别人却一个好字都得不到,心情也开朗不起来。我正值贪玩阶段,格外让她烦心。通常她打过我后,又会抱着我大哭,反过来我还要安慰她。我从不记得她拥抱我抚摸我或是亲吻我是什么感觉,据我分析,也许真的就很少有过,因为我一直痛恨和别人发生肢体接触——能给我安全感的人除外——再好的朋友,我也不习惯手拉手一起走。与人肢体接触总让我觉得尴尬。当初虾米和我认识刚两天,就拉起我的手,让我觉得这个动作具有十分大的意义,代表着他对我的承诺,否则不可能有如此亲密的举动。事后他却说做拉手不是很平常吗?他拉我的时候几乎没经过大脑思考。他不经意的拉手,就把我骗到手,真是无本万利的生意。
我从小缺乏亲人的肢体安慰,所以对触碰很敏感,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接受自己抱着自己睡,怀疑自己无法进入二人世界。幸好虾米足够耐心,用他冬暖夏凉的身体慢慢融化我心上的禁锢,以致现在不贴住他的肉我就无法入睡。
再大一点,打我就是为学习了。我成绩一直非常好,但她要求更高。别人得了九十多分会被表扬,我就是一顿批评,再差点就要挨打了。有一次全家逛街,遇到班主任,说我半期考试成绩不佳,没有得到前三名。于是我当即被赶回家,等她买菜回来再理论。我虽然一直名列前矛,心中却时常恐惧,生怕少一两分就会挨打挨骂。不管我取得多好的成绩,他们也不会夸我,理由是“我会因此而骄傲”。可是,为什么不能骄傲呢?骄傲不是可以带来更多动力吗?遗憾的是,他们不这么认为,所以至今,任何人赞我,都无法与他们赞我带来的快感更多,因为这是我从小就期盼得到而一直未遂的期盼。
高二以前,我心中的老妈都是非常恶非常冷非常令我害怕的人物。
高二,他们到外地工作,后来我也到其他地方上大学,我们的见面每年多则一月少则一周。而我们的关系也急剧变化。据老妈说,去了外地,心胸一下开朗了,见识也更广了。我的直接体会是,她脾气突然好了,而且开始和我无话不谈。我开始和她打电话,后来发展到打电话几乎只和她说话,三两天一通,一说一两小时。我们成了朋友,成了姐妹。这种关系便是现在我和老妈的相处方式。
大学以前和她相处得很压抑,但现在已没有阴影了。我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她开始依赖我,需要我的安慰,随时对我发个嗲什么的,我仿佛成了她的老妈。我喜欢这样和她相处,关心她,尽可能地照顾她,让我觉得自己很有力量。
自从教会他们上网,聊QQ,我们就经常泡网上聊。如果一周没她的音信儿,准是家里有事发生,耽误了。这不,有一周没听见她声儿,一个电话打过去,果然有事。她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发作,躺了一周,总算开始好转。我赶紧叮嘱她注意保暖,不能感冒。她像个孩子一样应着,声音万般委屈。我于是暗暗攒劲儿:虾米快挣钱啊,有钱了赶紧把两家老人接来身边,别隔那么远,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