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了菜农的大学生伉俪
现在的社会上,总爱把大学生称为“精英”,在校的和已经毕业了的大学生,也往往不自觉地以“精英”而自居。
前不久的锐博客首页上,还列出了一张各个大学毕业生工资收入表,不少人认为,我是“精英”,毕业了就该拿高出别人很多的工资。而事实上,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却马上加入了失业的行列,连养活自己的钱都挣不回来。
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各地也是连出奇招:有组织大学生“保姆团”的,也有让大学生去当“搓澡工”和“捏脚师傅”的。于是更是引起了人们对大学生“精英”身份的质疑。
什么样的大学生才是精英呢?
老歪认为,大学生中的精英,应该是那些能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社会的行业中创造出超人的成就和社会财富的人,而没有行业的贵贱之分。
去年8月,一个叫胡海的湖北大学生就从东莞的一家公司辞职,到广东省德庆县的大山里当上了一位菜农。他的决定确实让人大吃一惊。
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从农村考上了大学,花几万元在城市里读完4年本科却选择回到农村干农活,和父母一样靠种地赚钱。他是不是白读了几年大学?
但在短短几个月里,胡海种特种蔬菜就赚到了20多万元,依靠自己的技术收回了几个合伙人的全部投资成本。
“大学毕业后在外面漂了这么多年,到现在我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大学生找工作,没必要挤独木桥。”
“尽管我们学农学,但毕业后真正从事农业的全班只有我一个。读完大学去种地,面子上过不去,也吃不了苦。”
现如今,他的菜地已被定为全县高效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
“今年的目标是实现每个股东10~20万元的收入,下一步带动周围农民都来种。”
我认为,能当好一个菜农的胡海,就是大学生中的精英。
胡海的经历至少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搞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很好地认识过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能力,而是一味盲目地想要“高就”,结果反而屡受“打击”,当锐气磨掉了,也就一事无成了。
二、面子是最不值钱的一样东西。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很多人是在为别人活着,在为别人的议论而活着。就业时同学间的攀比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人宁愿待业,也不去小单位或者工资偏低的岗位工作,一句话:“咱丢不起那人!”
三、吃苦,是成功者必须经历的磨练。老人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这是从古到今一句箴言。很多大学生一心想找那种“收入高,福利好,工作时间短,强度小”的工作岗位,那就只好等着天上掉馅饼了!
眼下又到了不少大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据了解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495万人,比上年净增82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调整好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将是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

大学生当搓澡工

大学生卖肉

大学生修自行车

大学生当保姆

大学生修鞋

锐博客首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