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一夜之间,曾豪言取胜的丁俊晖却扎扎实实地输了个1:8。
我们可以为小晖的输球找100个理由:这是他第一次打进世界锦标赛、奥沙利文的实力太强等等,但从比赛的内容来看,毫无疑问是丁俊晖的心态出了毛病,或者说他还从来未曾具备过稳获世界最高荣誉的心态。
丁俊晖今天的比赛表现出更多的紧张,如果把他看做是一位第一次参加世锦赛正赛的20岁少年,这也是应有的紧张。母球走位失误、长距离进攻失准(成功率不到50%)、自己给自己制造障碍……
今天的小晖犯了很多低级失误,很多在他以前的比赛中很少出现的错误,已经为了世锦赛备战将近两周的丁俊晖状态和手感应该没有问题,小晖今天绝对差在心态和经验上。
世锦赛在斯诺克界拥有特殊的地位,能到这里比赛被看作是一种荣誉。象火箭奥沙利文这样个性十足的球手,在克鲁斯堡剧院里打球也是“中规中矩”,对每一个球都非常认真,以致前三局比赛后他的进攻成功率是惊人的百分之百!
反观丁俊晖,连续输球,大比分0比3之后,眼神中很快已经没有刚出场时的神采奕奕,取而代之是一种略带困倦的迷茫。在局间裁判摆球时,丁俊晖甚至手托下巴疑似“沉沉睡去了”。我们似乎又看到了那个在大师赛决赛上被火箭奥沙利文“打爆”的丁俊晖。
这就是年轻,这就是不成熟,这就是没有大将风度。
也许他此时又想起了上次的失败,也许想起了赛前要打败对手的“狂言”,也许他心里又曾闪过“放弃”的念头,总之已经完全没有比赛时应有的心境了。
因为他在不知什么时候起,已经背上了包袱,背上了一个不能输球的包袱。在他的心里已经完全没有刚出道时那种每赢一局都是惊喜,视每一个对手为师的心态,因为那是能和火箭奥沙利文打球就是荣誉,但现在却认为自己一定能赢,输了就对不起人。
包袱太重了!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身边,在职场之中也是经常出现。
就拿我们当导演,做片子来说吧。要想做出一部好的作品,进入制片就应该进入了创作,心境就应该是完完全全的创作心境。但有的人却总会受到很多的干扰,比如想一举成名呀,想得到表扬和奖励呀,做不好会很没面子呀等等,把结果和创作之外的东西看得太重,而且把杂念带入了创作的过程中,就象丁俊晖把这些带入了比赛的过程中一样,结果往往比想象的更遭。
只有专心至致才能做到最好。这句话的深意并不是人人都懂的。
但往往你太想成功时,也许不能遂愿,但当你不太在乎成功与否,只专心与过程时,成功却居然降临了。
从新星到巨星,心态是必须要过的一关,功利心和胜负感有时不能太强了!

本文杂谈地址 台球地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