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保姆团催化社会精英平庸化

(2007-01-03 23:20:26)
分类: 歪语杂谈

大学生保姆团催化社会精英平庸化

    媒体报道,元旦期间由四川10所高校的25名毕业生组成的“川妹子”家政服务团乘火车抵京。组织方四川川妹子家政公司介绍,这批毕业生大多来自农村,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19岁。其中,本科生8名,男生6人,他们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
    随着“保姆团”的进京,媒体的宣传也再一次抛出了“新型就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观点。
    诚然,在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十分必要,大学生到家庭中去当保姆,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作为媒体的一种正面引导,作为大学就业的一种正面宣传,老歪歪着脖子思来想去,始终认为,这是一种将催化社会精英迅速平庸化的倾向。

    首先我们来谈谈“保姆”和“大学生”这两个关键词。
    保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受雇为人照顾儿童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也做保母。
    大学生,不用解释,就是高等学府中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两者的内涵似乎并不接近。
    那么,大学生就不能当保姆了吗?
    当然可以,作为个体,大学生是可以从事我们这个社会上存在的任何职业的。不但有当保姆的,还有到保安的,卖保险的,杀猪的,卖肉的----我是指卖自己的肉,所以,大学生当保姆还真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要他本人愿意,谁能管得着?
    但如果大学生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当上了保姆,当保姆成了值得宣扬的大学生就业的一种职业,那就真正成了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是不是说明需要并能够用得起大学生从事保姆工作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多了,我国普
通家庭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消费水平已经超出了国际先进水平,大部分的家庭已经达到“高知、高干、高薪”的三高水平,吃饭讲究营养餐,住房面积阔绰有余?如果不是以城乡差距的急剧拉大为代价,那中国应该已经是世界第一富裕国家了。
    事实却非如此。大部分家庭还在住经济适用房,他们请保姆的
目的还是照顾小孩,代价也只能在500-1000元左右。如果说北京、上海的三高家庭还是有所需要的话,那也是个案,所以,“大学生保姆团”只能被看做是一种炒做。
    据悉,今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为打造“川妹子”品牌,由省财政出资160万元补贴4000名“川妹子”出川,这批大学生也是最后一批享受政府补贴的“川妹子”。
    哦,原来是拿着政府的补贴到北京去玩的哟,是我也去。

    让我们反过来想,如果真是有大量的大学生当上了保姆,那是不是说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失败呢?
    国家每年拨出那么多的教育经费,还为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是希望高校培养出更多的精英呢?还是更多
的保姆呢?
    精英也许并不一定是已经成功的群体,但至少是有着远大的理想,并不断地为之努力的人。而大学期间就正是这种理想和信念形成的时期。
    可以说,提倡大学生当保姆就是让大学的理想教育看不到希
望。老歪的歪看法就是:只有那些学习不好,或为生活所迫的大学生才会去当保姆,而且绝不是件光荣的事。
    事实上,不为生活所迫的人,也是当不好保姆的。北京家政协会会长李大经说,北京有“大学生保姆”已3年,最终留在家政市场的寥寥无几,大约80%的大学生保姆都将家政作为进入社会的“跳板”。
    一位名叫王芳的四川大学生,来到北京雇主家才不到三天,合同就被中止了,雇主将保姆同学退了回来,并告知了不少原因:早上睡懒觉,不到九点是从不起床;洗衣服吧,就开着洗衣机不停,然后就跑去看电视,不管了;还有……总之从一个家庭主妇的角度,给了她最低的评价。
 
    家庭,如果真需要更高点素质的新型保姆,我们可以办这样的保姆培训学校。
    虽然我们还在不断地抨击当代大学生的低素质,但并不是希望把他们都统统变成保姆样的家庭妇女。我们依然需要高校去培养社会
的精英,这是未来社会的精神和支柱。
    “保姆团”,请找些专业的保姆,不要再拿大学生来说事儿了,让我们的“大学精神”还保留一点火种吧。
 

大学生保姆团催化社会精英平庸化

大学生保姆团催化社会精英平庸化

大学生保姆团催化社会精英平庸化

博客首页

大学生保姆团催化社会精英平庸化

锐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