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电视连续剧《亮剑》后半截吸引力减弱的毛病

(2006-04-01 22:55:29)
分类: 创作随谈

看电视连续剧《亮剑》后半截吸引力减弱的毛病看电视连续剧《亮剑》后半截吸引力减弱的毛病2005年的中国电视剧,《亮剑》无疑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独立团团长李云龙的人物性格塑造大胆、超前,突破了已往正面人物形象的片面化和模式化,变得更加立体。更为可贵的是导演和演员李幼斌敢于把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向极至,使李云龙在观众眼里更加可信、更加可敬,也更加可近。相信看完《亮剑》的人没有几个不对李云龙的性格特点记忆犹新,甚至对他说的话都会津津乐道,比如:“他娘的,我李云龙的部队”等等。但也不会有几个人记住了剧本所展示的故事线索的发展细节,这充分说明,《亮剑》就是一部以人物塑造为主的,而不是以事件或故事线索发展或悬念为主的电视连续剧。

    通观全剧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前半截和后半截在对观众的吸引力上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后半截的吸引力在明显地减弱。这种毛病同样在很多优秀的作品中出现,比如《三国演义》在诸葛亮死后就不好看了,《大宅门》在白景琦被母亲赶出家门后就有所减弱,名著《西游记》在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压到山下,之后的九九八十一难都在重复,等等等。

    李云龙是“亮剑精神”的集中体现者,他最精彩的人生,就是当独立团团长的那段日子。他的任性,他的不听指挥,他的胆大妄为,以及他的爱憎分明,他的粗中有细,他为了大局炮轰新婚妻子的男人气概,等等一切都给观众留下了一个鲜明、鲜活、鲜亮的形象。但抗日战争胜利后,李云龙就没有递进了。从性格发展来看,当了师长的李云龙已经远远没有当团长的李云龙精彩了,他所经历的一切,无非是先前一切的重复。也就是说抗战胜利时,李云龙这个人物的典型性格已经形成,以后的恋爱、上学就都是这些性格的重复和再现了,就没有先前的吸引力了。

    观众和李云龙的热恋期一过,导演还想再多拍拖十几集,就一定需要有新的东西了,比如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李云龙性格的再次改造,或是命运的跌宕起伏。

    可惜的是,没有了。

    贯穿全剧的“亮剑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已然形成,为何还要磨蹭那么就才上台总结?

    砍掉,应该通通砍掉。

    抗日战争胜利后,花上少量的篇幅总结和交代即可,全剧由30集浓缩为20集比较合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