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010-03-29 10:00:20)
标签:
杂谈 |
宝华山中绿瑰宝
小学综合实践案例
一、活动背景分析
宝华山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占地面积115公顷。是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中部,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裕,无霜期长,蕴含着
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地带性森林植被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浓郁的森林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知的维管束植物共有124科352属529种,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洲植物种子数的1/4,其中不乏珍稀宝贵的树种,素有宁镇山脉植物园之称。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宝华山中绿瑰宝,身为宝华人,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家乡宝华山自然风光的迤逦,了解我们家乡丰富的物种,尤其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镇山之宝——宝华玉兰”,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探究身边的美,欣赏身边的美,最终成为创造家乡美的主人。家乡有这样的美景有这样丰富的植物资源,我们应引以为豪,我们要让家乡这样的美景为更多的人知晓,激发孩子心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时长
使用年级:高年级
第一阶段:2周左右
第二阶段:1节课左右
第三阶段:一个月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让学生认识、了解我们宝华上中的植物,欣赏让学生感受宝华山的林麓之美,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2、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能力目标: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并借助有关资料丰富对宝华植物的了解。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观察能力,学会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4、学会制作叶脉书签,为家乡的风景设计公益广告用语,最为小导游想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介绍我们的宝华山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等。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与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体验时间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宝华为我们的骄傲,向人们介绍我们的宝华山,欣赏宝华山的美景,宣传宝华。激发孩子心中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活动调查的相关表格,
2、学生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去我们的宝华山寻找我们自然保护区内的珍贵之物,认识它们,观察它们。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在课题确定之后,我们将用2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调查有多少学生了解自己家乡宝华山中珍贵的植物,然后我们将组织学生走进宝华山,亲近宝华山,,在自然保护区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植物,认识植物以宝华山上的物种为材料,让学生观察、访问,查找资料,认识、了解宝华山中的珍贵物种。
学生分组,从宝华山回来后形成一系列的调查表格,如有关家乡植物资源的情况调查,去查找文人墨客对宝华山风景的赞美的诗篇,如当你了解了我们宝山里那些植物你的心情、感受如何等等,自己可以翻阅相关书籍,可以上网搜索,可以向别人请教等等,自主搜集资料。同时将采集回来的植物树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植物的辨认,认识树叶的形状,制作成树叶贴花,做成叶脉书签等,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在校内外展开了广发地资料搜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我还对孩子进行理论基本的培训,1、用搜索站点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打印,怎么制作表格等。
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一个月左右把资料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互相交流,表扬资料搜集好的学生,同时也给其他做到不足的同学一个学习范例,补充自己整理搜集的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
下面以1节课的过程勾勒为例。
第一节课,以交流资料,了解植物为主
一、创设情境,赏一赏
1、展示家乡宝华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
2、把你拍摄的照片与大家分享。
二、自主合作,说一说
1、、说说宝华山中珍贵的植物种群
(1)、物华天宝——宝华山自然保护区
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把宝华山辟为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7个自然保护区之一,已载入《中国百科年鉴》。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使珍贵的植物资源得到了十分妥善的保护。因为植被保护得好,加之隆昌寺被36座山峰所包围,在山的任何一面都看不见寺庙的影踪,只能远远地听到晨钟暮鼓的声音。
宝华山地带性植被保存完好,据初步统计,仅维管束植物就有124科、352属、529种,其中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州种子植物种数的1/4。其中,宝华玉兰、糯米椴、三页漆、紫檀、南京椴为特有树种,宝华玉兰为特有树种,是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有刚竹、水竹、苦竹、短穗竹等野生品种,称之“竹海”。地带性植被中,落叶成份为:青冈栎、苦槠、冬青、紫楠等,毛竹、油桐等栽培历史悠久。
(2)、资料链接
(198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宝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3年后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现为“国家4A级森林公园”。
(3)、说说你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见闻
了解植物的习性
(4)、重点认识我们的“宝华玉兰”。
a、讲解宝华玉兰的发现过程。
1932年,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郑万钧来宝华山考察时发现了它,并定名为宝华玉兰。
b、栽培种植情况
此树种至1980年全县只剩母树26棵,濒临灭绝。近年来,在人工精心捉种、培育下,已有苗木数万棵。如今,宝华玉兰已走出宝华山,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城镇安家落户。宝华玉兰是宝华山镇山之宝,落叶小乔木,每年早春二月,于春寒料峭中先开花,后发叶。花朵多而大,形状如莲。花瓣白色,莹若冰雪,基部紫红色,花香浓郁。叶为悬胆形,树皮灰白色。花谢结籽,满树翠叶,至冬落尽。其籽艳如红玛瑙,被紧裹于长条形灰色外皮花房室内。宝华玉兰木材大都通直细致,是良好用材;其花还可制香精和作药用、食用。
c、美文欣赏
多么勇敢的宝华玉兰呀,为了迎接百花盛开的春天,不畏早春二月的料峭寒风,等不及长叶,便绽开一树鲜花;
多么美丽的宝华玉兰呀,如莲的花朵,洁白的花瓣、微紫的基部,艳红的花丝,淡淡的幽香;
多么谦虚的宝华玉兰呀,待到春光明媚时,身披绿装,含笑不语甘心扶持烂漫的山花;
多么朴实的宝华玉兰呀,到秋天结出一串串葡萄般的鲜红种子,耀眼夺目,为秋色增添了光彩。
d、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个“玉兰”精神的人,你能说说吗?
课外可以延伸对植物知识的探究活动,如研究植物的叶子等。
第三阶段:
利用节假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用实际行动宣传我们宝华山上丰富的珍贵的植物资源,宣传我们宝华山的优美风光,
五、 活动成果的交流与总结
1、同学们登山研究植物的活动图片及采集的树叶等资料与大家交流
2、有诗为证:交流搜集来的赞美宝华山风景的诗歌等
3、做树叶贴画
4、制作叶脉书签(事先在家做好),和大家交流
5、创意设计导游词
六、活动评析
综合实践过程的重点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在活动前的准备上应花大功夫。我们的学生尽管生活在宝华山脚下,但对宝华山的了解仅限于感性的认识中,在活动准备之中,带领学生研究每一种植物特性,指导学生设计好表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汇总资料,指导学生做树叶贴画,做叶脉书签。
在教学中,我利用激情导入,让学生感受现在风景之美。让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心得,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我们宝华山上的珍惜物种——宝华玉兰,同学们分组合作展示自己的才能,赞美自己的宝华山,然后走向街头走向社区,让跟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宝华山。通过活动,同学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自己的见识,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应试教育中,我们过分地强调学校的教育功能,一方面长期将学生囿于一个狭小的空间,与社会、与生活脱离,另一方面又抱怨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能力,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申请了一个机会,开辟了一片天地,使他们能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七、成果选登及资源链接
1、《走进宝华山
2、设计的相关表格(临取2份)
公 益 广 告 语 设 计
活动名称 |
|
||
小组名称 |
|
时间 |
|
小组组长 |
|
小组成员 |
|
公益广告语 |
|
||
设计说明 |
|
调 查 记 录
活动名称 |
|
||
小组名称 |
|
调查时间 |
|
小组组长 |
|
调查对象 |
|
小组成员 |
|
资料来源 |
|
记录 |
|
||
介绍 |
|
3、有关诗篇(选取几篇)
(1)、登宝华山
明公敬舆
路绕钟山气郁苍,井经宝志过东阳
为贪佛土云林胜,不觉空门笑语长
石榻坐来惟鸟语,山蔬啖后带花香
题名引得同游噱,老态欹倾字几行
(2)、陟会君台
明李湘
旷览南天踏翠微,烟霞胜境宕清辉
山分吴楚开屏障,水合荆襄泻带围
秋意暗摧黄叶下,钟声寒趁白云飞
梁皇好佛空遗迹,稽古怀乡客未归
(3)、过宝华山隆昌寺感旧有作
清林曾
山市休时鸦欲栖,寒峰隐隐暮云低
幽梦虽将群动隔,闲情难破半生迷
浮沉自觉形骸累,杜德年来肖木鸡
(4)、登天溪岩
清王蓍
藤倒垂山壁立,乱石咽泉泉语急
树遮古洞昼常阴,沫溅苍苔睛亦湿
悬崖高削开天溪,秋深石磴黄叶迷
我来仲春日卓午,茅花如雪啼山鸡
4、学生文章等
竹韵
五(1)张倩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每次读到这首诗,我都不禁想到了宝华山上的那一片毛竹林。
一根根竹子牢牢地扎根在土中。瞧,那一根根经历沧桑的竹子,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酷暑严寒,都是那么的顽强!
一阵风吹来,竹子迎风跳起了舞,竹叶便给竹子做起了伴奏音符,那“沙沙”的声响,便成了竹子与竹叶的窃窃私语,便成了大自然和谐的天籁之音。
我爱那青翠挺拔的毛竹,更爱那孕育毛竹的宝华山。
宝华玉兰
五(1)
你知道吗,我们家乡的宝华山上有全国特有的树种——宝华玉兰。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终于一睹了它的美姿。
在自然保护区里,我看到了它。好家伙,这树多高啊,直插云霄,郁郁葱葱的,枝叶伸向四面八方,枝干粗壮的很,远远望去,就像一把巨大的绿伞。它的周围还有许多树种,相对比,宝华玉兰显得是那么高大,挺拔。告诉你,这棵树已经有408年的树龄了,想到它走过那么多的风雨岁月,我就佩服它。
很可惜,我们这次来没能看到它开花,等明年的春天我会再登宝华山。
枫
五(1)顾清
在宝华山的自然风景区里有一片枫树林,我看到这些枫树,便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名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的枫叶火红火红的,从远处望去,满山的枫叶就像一团燃烧着的火焰。
一阵风吹来,树叶纷纷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啊空中飞舞,有的想一叶小舟徐徐落下,有的在空中打着旋儿缓缓飘落,看着这样的树叶,,我仿佛也是其中的一员了。随这他们翩翩起舞。
枫叶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