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古村落3】鹅庄寻古

(2010-07-16 12:46:22)
标签:

李氏古楼

李廷启故居

常道观

鹅庄

杂谈

分类: 章丘人文地理
http://s9/middle/48a4ffc4t8b79ec1f5d18&690

鹅庄,有东鹅庄与西鹅庄之分,又称大、小鹅庄,位于309国道埠村段路北侧。


鹅庄的闻名,大半要归功于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李开先。

http://s14/middle/48a4ffc4t8b79f520e1ed&690
东鹅庄原名绿原村,在北宋末年,因金兵屡屡南侵,宋朝北方一带生灵涂炭。李开先的先祖李演扶老携幼,南下避祸,几经漂泊,最后来到章丘的长城岭下安家落户,因此,世称长城李。后来,又举家北迁,到达绿原村,也就是如今的东鹅庄。绿原村北邻南北两个蔡庄,南接两个范庄,居民多为蔡、范二姓。李演认为“蔡者,菜也。范者,饭也。有口实可长子孙”。于是,就在此居住。后人,又据此将绿原村村名改为鹅庄,是考虑到鹅的脖子长,向北伸头可以吃菜,向南伸头,可以吃饭。随着绿原村改名鹅庄后,鹅庄的邻村南北蔡庄与南北范庄也先后改名为南北太平和南北凤庄。


http://s6/middle/48a4ffc4t8b79fa44ce25&690

李氏古楼,位于东鹅庄。关于这座老房子,村里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这是村里清代时的富户李执绪所建。李执绪当年因开有钱庄而在当地颇为知名,安全起见,这座房子建得特别坚固,墙体厚度超过1.5米。一楼的窗户很特别,就是为了确保安全。在“土改”期间,这座房子被没收。另一种说法是,这座房子就是李开先的故居。后来尤其是在清代又经过多次重修,而成了现在的这种风格。

李氏古楼,现为章丘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5/middle/48a4ffc4t8b79fe694c5e&690

李廷启故居,位于西鹅庄。李廷启,清道光进士,埠村鹅庄人。官至顺天府尹,著名清官。官宦文人兼书法家,与大书法家何绍基交往甚厚。

http://s2/middle/48a4ffc4t8b7a0195f811&690

20005月,在李廷启故居发现大批木板雕刻。这批雕版多为杜梨木,数量共计5700多张,书版中涉及佚书600多种,800多卷,约计400多万字。大部分为双面刻,中缝均刻有书名、鱼尾及页码。雕版内容是马国翰一生的心血之作《玉函山房辑佚书》中的经、子二编及其他著作。

http://s13/middle/48a4ffc4t8b7a0592994c&690

居住在此的老人,为李廷启第五代后人。

 

李大人的故居被分为了四部分。一部分被用作了村委会的办公地址,目前已经废弃。还有一部分,被变卖给了别的人家。

2005年,被公布为章丘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2/middle/48a4ffc4t8b7a0d5fcefb&690

在东鹅庄的幼儿园内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殿,这就是东鹅庄著名的常道观,又称倒坐观、老君殿。常道观大院的正门原本朝南,院里最早一共有三座大殿,还有好多石碑和两棵高高的松树。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因战争破坏,加上后期“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两侧的两座大殿彻底消失。正中间的这座大殿得以保留。正值周末,本人无法近距离仔细观察。

http://s8/middle/48a4ffc4t8b7a113d0ac7&690

这座大殿屋脊装饰采用琉璃屋脊和龙吻的大式做法,正脊采用龙与卷草结合的龙卷草图案;两端龙吻的卷尾已经脱落,残存的拒鹊可以判定为典型的明代早期特征,因为拒鹊在唐代已经出现,明清之后则演化为剑把;正脊除了两端的鸱吻,中央雕有宝顶,由葫芦、麒麟、力士等造型构成,这是典型的宗教建筑做法。

http://s10/middle/48a4ffc4t8b7a18b486e9&690

这次走近鹅庄,感受颇深,除了被政府公布的文物之外,还有许多散落的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近现代民居,她们的宏大与精致,制式之讲究,布局之合理,震撼着我的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