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回事

标签:
把自己当回事鲁鸣健康教育随笔 |
分类: 顺心随笔 |
把自己当回事
鲁鸣
今天,德州老朋友把我南开校友刘树勇的视频贴子寄来给我。这朋友平时不给我寄贴子。这次寄来,因为他觉得我是学哲学出身的,又是南开毕业的。打开一听,果然这南开老兄讲的东西几乎也都是我的观点。就写几句吧。好久没写随笔了。
A.
圣经说,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我们无非是一块肉。这块肉很快就会没的。年轻不懂事,可以原谅。如果我现在这把年纪还不明白这一点,那就白活了,那我不能原谅自己。
时间太宝贵了。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放在我喜欢快乐的事上。纯粹饭局,我一般都不去。不是为吃饭而见面,是为见面而吃饭。我理解吃货的朋友,纯粹饭局是其喜欢的事,干嘛何乐而不为?好吃的食物多半重口味。对于我,吃多了重口味反而有坏处,人过中年会三高。我父母都因心血管病而去世。我干嘛要给自己添痛苦呢?
如果社交和孤独只能选择其一,我毫无犹豫选择孤独。独处,能做多少事啊。我把不少时间浪费掉了。现在我打开微信,除了个别群,多半只看当时而不爬楼,除非私信或群里直接写给我的。所以,我没有给你的帖子点赞,那很可能是我根本没时间看。请你原谅。
B.
艺术是我生活中最美妙的东西,音乐是我的最爱。我可以不写字,不摄影,但我生命里不能没有音乐。如果上帝让我去天堂,我祈求他让我在那里做音乐家。
艺术的神性征服了我的灵魂,人的理性和智商很难解释神性。例如,为什么抽象的do ri mi fa so la si
可以构成如此美妙旋律和节奏。
我热爱写作。文字,是我和这世界互动形式中最喜欢的一种。我写东西之快,让我自己都吃惊。连我自己都觉得如梦一般:我的好作品是我自己码字出来的。我相信,很多诗人作家都有同感。写作,作为文学艺术同样有神性,连作者自己都不能完全诠释。
前两天父亲节,我把自己20年前发表的处女作《父亲》贴在微信群。那是一篇在把中文忘记得差不多的英文环境里写的。回头看,如果当时我有远见的话,我会用英文起步写作。因为这种直白的故事,用英文也可写,坚持写到20年后的今天,估计不会比我的中文写作差多少。不过,我一点不后悔,就像我从来没为自己大学主修哲学而后悔,恰恰相反,事情有其独特的美意。这种个人经历给我带来很多乐趣。不了解的人读到这篇处女作,可能会觉得不咋的。换一个人,很可能不会贴这旧作。这是我不把自己(面子)当回事的实例:)。
面子是华人的大敌,害己害人。我自吹一下:我的最大优点之一是没有面子问题。活在这世上,老是考虑别人的论断,很可能一事无成。我30多岁才开始写诗,当时认识的诗人们远比我写得好,我照样贴出去,就像一个18岁处在青春期的男生骚动。那是一段快乐时光,我把它称之为“第二次青春”。
C.
现在流行的话里其中有一句“别把自己当回事”。我反过来讲:要把自己当回事。
把自己当回事,别在乎别人的论断,独立反思。是不是真得快乐,内心是不是丰富,只有自己知道。不跟别人较劲。
把自己当回事,尊重自己的内心。活在社会里,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但可以把它们转化为别的能量。对我而言,在文学作品和摄影作品里,让这种尊重置身在形而上的哲学寓意里。这也是一种尊重,更高意义上的尊重。
把自己当回事,是因为这一生实在太短了。一些朋友看我在微信圈里发的帖子,说我怎么有这么多正能量这么有激情。哈哈,所有人具有的弱点,我都有。我和刘树勇一样,对人性我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只不过我热爱艺术,热爱文字表达,仅此而已。我希望,自己在余生里能更多地欣赏艺术,享受这个悲催世界里柔软的部分。
把自己当回事,就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身心尽量康健,这样将来老了弱了不至于给孩子给社会添太多的麻烦。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如果能够不给别人增加负担,其实就是对己对他人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一种爱。
D.
独处和交际朋友,是一个悖论。
我刚在南开大学读社会学系研究生时,第一次在校园里开讲座题目就是“个性,交往,自我”,非常受欢迎,听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最初研究社会心理学,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奔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其实就是把自己当回事,尽可能活得潇洒自在。
正如刘先生所说,人是群体动物,社会动物和文化动物。我很幸运,一直有很多朋友。他/她们给我带来了快乐,我从他/她们身上受益匪浅。在他/她们面前,我不把自己当回事。谦卑是一个人的必要品质。谦卑不是说客套话,不是说几句自己不行,而是在自我意识里非常明确认识到个人渺小有限,生命转瞬即逝,你再牛最后也不过是一块会腐烂的肉。更何况比你牛的人多的是。
我很喜欢独处。我对很多朋友是有亏欠的。比如,给我寄贴的这位德州老朋友,我们最初是同事。我们当年交结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一起爬山游水跳舞,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很细心很无私,每次活动他付出最多。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这人很粗心,一忙起来有时就忘事,平时有空自娱自乐和写作,抓紧时间玩。好几年前,他常给我打电话,但我总是在忙这忙那,不亦乐乎,不得不挂电话。过后又忘记给他打回去。希望退休后,他和那群朋友能到我们家住一段时间,好好回味,重温那段美好时光。
结论:在独处中把自己当回事,在社交里不把自己当回事。
后一篇:德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