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1:很硬,可足够软吗 —— 培养你和孩子的软能力
(2016-03-08 07:56:35)
标签:
鲁鸣教育软能力文化育儿 |
分类: 教育励志 |
5. 提高当众言说能力的七个方法
在众人眼里,温文尔雅的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像是天生的当众言说家,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商业会议上,无论面对怎样的听众,他都可以用引人入胜的当众言说将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展现。李开复透露,这“天分”其实是他坚持练习的结果。以前,他和人交谈都会脸红,曾是每次上台言说都会拘谨或退缩的学生。做助教时,学生甚至嘲弄他,给他取了个“开复剧场”的绰号。这个例子表明,一个人的当众言说能力主要与他当众言说的次数成正比。实际上,万事开头难。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碍,当众言说并没有什么难度。即便我们是口才很差的人,只要不断当众言说,就会不断进步,甚至成为当众言说的高手。
优秀的当众言说者,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否则,词语就会空洞可笑。当众言说本身的构成不仅依靠选择词语,而且还依赖细心地遣词造句。因为当众言说中的一切力量和技艺都在于激起听众的注意力和情绪。无论回答问题还是辩驳,应敏捷而简洁,举止体面而文雅。要注重身体动作、姿势和外观,语调要有变化。
培养当众言说能力的唯一可行办法就是让自己有更多的当众言说的机会。
(1)从人少的场合开始锻炼
如果我们比较胆怯,可以先在人少的场合开始锻炼。我认识一位家长,她让儿子每次念课文的时候都站着朗读。别小看这一站,却使孩子在父母面前有一种正式的感觉,读起来声情并茂,这有益于培养当众言说能力。
不要以为婴儿无须社交。孩子出生后,让他(她)经常有机会与别的小孩相处。即使家里请保姆或祖辈带小孩,也应该送去幼儿园。在人多的地方长大的小孩,自然不容易怯场,这样的小孩当众言说能力形成较早。
有客人来家里做客或者到别人家做客,有时可特意造成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在这种场合里让孩子介绍自己或讲故事、表演,锻炼在人多的场合开口说话。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既不花钱又有效果。
(2)参加学校或社区的俱乐部
积极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例如,话剧社、演讲比赛、辩论队等,如果没有合适的俱乐部,也可自己组织。要等到学校或社区有现成的俱乐部,不符合我们目前国情。不能等,要行动。唯有行动,才能改变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
(3)自我练习很重要,专家指导画龙点睛
在当众言说中,除非特殊情形,注意嗓音要大(但不要喊叫),吐字要清晰,语速要慢,身体姿势和手势要配合。如果自己心中没有数,一定要请专家或朋友先来做听众,帮你纠正,或在落地镜前多练习。
(4)做一个要点列表
事先一定要清楚言说的目的,越具体越好。把当众言说的主要事项或要点做一个列表,以防漏掉要点。这样可确保自己在言说时不会走题。一旦发现自己走题,可根据要点列表马上回到主题,不至于浪费了很多时间才发现自己走题。
永远不要照稿子念。否则,听众干吗要花时间去听,把稿子发给大家看不就完了吗?照稿言说,失去了言说的魅力和吸引力。尽量把要讲的内容背下来。若不能脱稿讲,大方地看一眼稿子,然后脱稿讲完一个要点后,再看一眼稿子。如此言说,听众不会觉得言说者不行,反而有可能认为他作了充分的准备,很重视。只要不是照稿子念,陈述生动,和听众始终有目光交流就很好。
当众言说一定要首先大声向听众问好(比方说:“晚上好!”“大家好!”),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获得好感。若无人介绍言说者,应马上自我介绍。开始后第一时间告诉听众要言说什么,结束言说时再把要点重新提示一遍,以便让听众容易记住。要点最好是3个,不要超过5个,否则大多数听众听完后记不住所说的全部要点。
把握好时间。事先一定要估计好每个要点需要多少时间。在练习时考虑时间的进程。这样不至于在言说时因时间不够而惊慌失措。不过,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宁可早讲完,把时间留给听众提问题或再讲点别的什么,而不要使时间不够。时间拖得很久,再好的言说都会令听众心烦或失去兴趣。
(5)留出提问时间,并准备好第一个问题
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听众提问题。如果没有人提问,可以自己向听众提问题,然后说出自己的答案。因此,言说前准备好一个问题及其答案。如果听众提出的问题言说者不能回答,千万不要搪塞或不好意思,老实说这个问题自己没法回答,请对方原谅。听众会理解,言说者是专家,但不是万能的神。不要向听众提出太具挑战性或超出他们接受能力的问题,否则,听众会觉得言说者太狂而不能接受。
若场所允许,最好在提问题时走到听众中去,这样比固定在一处或讲台上更有亲和力,并且容易调动听众和言说者形成互动,但也不要走动太频繁,以致听众要追随你的来回走动分散了注意力。开场或言说中,可用幽默来活跃气氛。但是,若言说者不是一个风趣的人,不要勉强用玩笑来活跃气氛,这样会弄得很尴尬,不伦不类。除非有很大的把握,避免在言说中用玩笑。言说中,可以用自己的故事来打动听众,让听众觉得言说者是有亲身经历的真正专家,而不是仅仅传递信息。
(6)从听众的角度做好准备最重要
最重要的是事先准备。若可能,最好先到场半小时,检查一下场地、设备、灯光,知道怎么用场地设备。这些都会影响言说,有时会彻底败坏言说者的情绪。把自己当做听众来准备,即设身处地从听众而不是言说者自己的角度来准备要讲的内容和方式,知道听众的期望是什么,知道听众的需要、知识水平和渴望了解所讲话题的程度,言说就越容易成功。
(7)观看自己的言说录像
录下自己的当众言说。听或观看自己的当众言说是帮助自己提高当众言说能力的最佳办法。有些细节,若不是自己过后听到或看到,很难纠正。以下是一些经验教训:
☆ 不要弄出任何声音和你的嗓音竞争,关掉手机,不要动口袋里的钥匙。
☆ 不要戴帽子,除非需要它来说明什么,或它是陈述的内容之一。因为戴帽子会被认为没有礼貌,或使听众注意言说者的帽子而分心。
☆ 穿着要得体,让听众觉得言说者重视自己的言说。
☆ 不要玩弄或触摸身上或身旁的任何东西,包括手上的戒指、耳环、头发、笔或桌上的其他东西。否则,听众会觉得言说者太注重外表或漫不经心,或认为他紧张、没有自信。
☆ 不要把双手交叉在胸前或都放在口袋里,那会让人觉得言说者傲慢或不舒服。
☆ 永远不要道歉。如果在当众言说时说错了什么,立刻纠正便可。大多数听众并不会计较甚至根本没察觉到。言说者道歉反而会使错误变成了言说中的亮点,从而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