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品伤痕

(2011-05-26 17:41:17)
标签:

鲁鸣

独品伤痕

健康

分类: 强势心理
独品伤痕


鲁鸣


    妻子谈论我最近的写作。她说,你写的这些文字那么阳光!你至少要保证有这阳光里的60%,就很幸福了。
    她的意思很明显,我现在写的都是开心事,读者不真情,以为我有多么阳光。她希望我保持开朗乐观。

    坦率地说,把文章贴在博客上和朋友以及陌生人分享,与写诗写小说不一样。博客更适合写随笔和时事评论 ------ 前者灵感更多来自个人经历,后者则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我最近的文字大都是随笔。我没有故意只写阳光的事情,而是很自然的冲动。因为生活本来就很琐碎,我希望自己的文字让大家感到人生的美好而不是苦不堪言。

    写作和交谈不同。后者不存在文字作为载体的呈现和保留,说得再好再差,没有载体效应。我这样说,绝不是抹杀交谈的重要。相反,口才好的人是极有吸引力的。这种吸引乃是最直接面对面的,很感性。而文字揭示生命细节中的理念寓意,对读者的吸引是间接的,更多是引发读者自己的缅想,属于理性层面。正因如此,即使在写骨折受伤这样的事,我自然而然不想在博客里传达悲哀,而是就事反思调侃。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悲哀可写。我更愿意把它们放在小说里写,或当作诗来写。因为小说可让真实存在于虚构中,而诗毕竟读者很少且可朦胧隐喻。因此,在不写诗不创作小说的日子里,我在日记里独品伤痕。

    阅读本身是心理应答。读者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来审美文字。所以,文字一旦公众,它就是作品了,那怕是廉价的东西。别人如何评价,就由不得作者了。
    曾有一段时间,我把自己的博客限制在不让匿名评论。不是不愿读到严厉批评,而是由于匿名而使得有些人留下无聊恶心的垃圾。后来有位朋友说,即然公众就应允许所有人评论。我欣然接受了其意见,解除了这限制。无非是干点活,把垃圾倒掉。
   
    我写东西很快。否则我绝不会开博客。我不会耗费生命去写作,写作永远不会成为我生命的全部。不然,独品伤痕会致命。然而,我希望生命活得像文字里的诗、随笔、散文和小说 ---- 诗一样的激情,随笔般的率性,散文式的美丽,小说那样的精彩。
    既然要保持激情,既然率性,既然追求美丽精彩,伤痕是难免不了的,甚至很可能伤痕累累。因为任何东西都得付代价。但我愿意。上帝赐给了我胆量勇气,我很感激。我在独品伤痕中,感恩上帝。有了向上帝的祈祷,在独品伤痕最痛楚的时刻享受到了慰藉安宁。

    此刻,想起了我9年前写的随笔“一个人的生活”。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出独处能力和社交能力一样,对生命很重要。独处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独品伤痕的心路历程。既然如此,让我守护和提高自己的独处能力。这是我往后日子里的一个目标。  
 
    朋友,你是如何独品伤痕的?  

独品伤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