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盛宴和流逝
(2011-01-29 09:13:41)
盛宴和流逝*
0鲁鸣0
盛宴和流逝,这两个词语前两天老是在我脑海里徘徊。我不清楚它们到底具体地想表达什么。当我终于把这两个词语写在纸上时,我猜测自己潜意识里在思想着人生是一顿盛宴而生命是个流逝的过程──这是我有关这两个词语最早的联想。当然,我还想到我写的长篇小说里的法国饭馆和西班牙饭馆里的美餐,想到了河流和我
将要去的海上旅行。
我有虚荣心,至少要表现自己。写东西,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和别人分享,让文字和读者见面。为此我写完后就通过电脑把东西寄给一些人读。其实,我对自己的写作并不以为然,并不觉得它的快乐大过我生命里的其他一些事,比方旅行、摄影。我一向是把自己的写作看成是和别人喜欢弹琴打球一样。
That's all。我不为自己的
这种虚荣心感到可耻。它不是我写作的动机,然而它让我知道自己是心理正常的俗人,就象弹琴者爱表演、打球者爱上场比赛一样。
我挺希望自己的文字就象盛宴,别人能和我一起享受美味佳肴。不过,我很清楚一是我手艺有限,二是众口难调。每个人都以自己的阅历、个性和审美,来理解文字。我写诗、随笔和散文,都是有感而发,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尤其我不是职业作家。写小说,则象设计一台舞剧或一部电影,难免有哗众取宠的味道。但是,不管什么形式的文学作品,许多读者总是喜欢把文字和其作者联系在一起,所以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可理解的。因为真正了解作者内心的人很少,况且文字有自己的世界。
写作,是潜移默化地改变作者本人的一种艺术
,就象营养丰富的盛宴。只是人不需要顿顿盛宴,否则没有大运动量的消耗就会营养过剩而变成毒素。文字会不会如此呢?至少一个人如果把写作看作是生命的本身或大过生命,文字很可能会变成或对作者自己或对读者的毒素。
生命从诞生起就开始死亡。对何时死,我们是未知的。但是,我们可以找到其开端,一如人的生日。我最早发表的文字,是高中一年级写的一篇作文。它被选在一本书里。我大学毕业后发表的仅有几篇文章是学术性的,我做梦也没想到,来到美国我会用中文发表了300来篇文学作品,包括诗、随笔散文和小说。这的确是我个人
的盛宴,别人喜欢与否倒变成其次了。我不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我相信上帝的命定。
我自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会停止写作。文字的涌现,的确很象江海的流逝。我既知道它们的来历,但我又不知道它们怎样形成在一起的。确切地说,写作时文字的流动组合形成的联想、意境和故事,我预先是未知的。一个灵感来临,我不把它变成文字,也就流逝掉了。更多的时候,我处在失语状态,无话可说,用英语写流水帐
似的日记。
生命中的每件事包括写作,无论好坏成熟与否,都可以是一个错误或美德,都可导致心灵的救赎或颓废。而正因生命的流逝,文字的盛宴变得不过如此或很有必要,完全在于作者和读者本人。此刻,让我想起了美国教育家和诗人斯格尔(Eli
Siegel)说的一句话:“世界,艺术和自我相互解释,都是其美学的对立统一”。生命和写作,亦是这样。
*《缺少拥抱的中国人》序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