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养要结合软能力的丰富内涵

(2009-07-06 03:46:17)
标签:

软能力

鲁鸣

子女教育

素质

德育

教育

分类: 教育励志
【老同学写了《软能力》读后感。文中提到中国传统上对软能力的重视,指出德育培养结合软能力丰富内涵.】


修养
结合软能力的丰富内涵
 
梁丰
 
“六一”,几位童心未泯的同窗契友,聚于永清家小酌几杯,感慨一下学时往事,不经意间,说起鲁鸣所著《软能力》一书,分歧之大,令人吃惊。回到家里,不能成寐,随想随笔,软能力。
独具匝心的封面设计,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软能力的巨大作用。何谓软能力,书中第一节寥寥数语,说得既精辟又通俗易懂,举例恰当,看了就使人感觉能信手拈来一般。但却引起了我的两位同学激烈的争论.
就这两位同学而言,我认为是班里男生的姣姣者,他们起码已不用以追求生存为目的,而是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为乐趣,这说明他们在几十年人生道路上取得的应该是成绩,而非失败,也充分可以说明他们几十年人生道路上,不仅有从事谋生的硬能力,还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变革的软能力。但正是这两位“恶少”——之所以称之为“恶少”是因为他们还具有很强的性商。对软能力一说的看法大失水准,难道是他们的文化水不平吗?我想不是,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软能力一词也!
那么,在中国就不讲究软能力了吗?非也。在中国从古至今其实非常崇尚软能力的,只是把软能力分解单纯化了。比如:古代的司马光砸缸,人们说他很聪明;孔融让梨,人们说他很懂礼;诸葛亮骂死王朗以及气死周瑜,历来被认为是周瑜、王朗气量小而已,等等,不一而足。是人们未能把司马光的随机应变、孔融的知书达礼、诸葛亮的能言善辩和善于利用心理学,升华为软能力一说而已。     
软能力是人格魅力、社交礼仪、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个人良好习惯、思想道德观念和乐观态度的综合体现,与硬能力相比,它有无穷的魅力和无与伦比的能量。一本英语九百句可造就你有一定的英语对话能力,却没有哪一本书可以培养出一个人神形兼备的软能力来。它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多彩的生活,时间的积累,成功的经验,当然也有失败的教训。
中国现在对软能力的培养还是十分重视的,最近我看了一下近几年柳州市公务员的面试题,每一组考题有关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事方面的内容都占60%以上,这充分说明软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古人云,人情练达皆文章,应该说是对软能力的最好诠释。中国对在校生的教育也很重视德育的培养。以前对这一现象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看了软能力一书我恍然大悟。德育的培养支起了一个人的骨干,但还缺少血和肉,形象不丰满。如果能把德育的培养结合软能力的丰富内涵,我想它就会像天竺少女一样人见人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