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源小说
胡雪岩
(修订版)
第七章 一步登天
一
紫禁城的长春宫内外,响起太监们公鸭嗓的传诵声:
“叫,闽浙总督左宗棠——”
“叫左宗棠——”
“叫左宗棠——”
“叫……”
左宗棠撩袍进了长春宫大门,弓着身迈着碎步急走,经过一对对沿路边相向而立的太监行列,直奔前面正厅的北门。
宽敞的厅内,慈禧太后正襟危坐。
李莲英垂首侍立在侧。
左宗棠进了门,跪在地上,双手摘下官帽,放在身旁,伏地磕头,口称:“臣,左宗棠恭请太后圣安!”
慈禧太后:“左宗棠!”
左宗棠赶忙应道:“臣在!”
“一路辛苦了。几时到京的?”
“回太后!臣接到懿旨,急忙处理了公务,便昼夜兼程赶来,已进京一个多时辰。”
“记得,五年前吧?你还在湖南巡抚衙门做幕僚,曾有人上折弹劾你揽权跋扈’。”
“确有此事!是大行皇上圣明,为臣洗了不白之冤,非但没有治罪,还赏了官职,这才有了臣的今日。臣,没齿不忘先帝大恩!”
“这就好!咱这大清江山还真得靠你这样的人保着。”
“臣左宗棠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我信。”
“谢太后!”
“前一段儿,看了你上的折子——就是那个奏请办福州船政局的,我就看出你是真心报国,和那些沽名钓誉的人不一样儿。”
“谢太后明鉴!”
“你要创办福州船政局,可有把握?”
“回太后!臣自以为,把握在于三个有利之处!”
“哪三个?”
“一是臣久怀此志,愿尽心血。早在十六年前,林则徐由云南告病还乡,曾约臣到湘江舟上畅谈一夜。林则徐当时有言:‘欲振国威,非有火轮兵舰与强大水师不可。’臣至今记忆犹新。”
“哦,二呢?”
“二是臣有法国人日意格等相助,可得制造妙法。日意格曾任常捷军总领队,悉心管教训并练队伍,在攻打杭州时亲临前沿而负了伤。趁此面驾,臣请太后赐日意格黄马褂、赏加提督衔!”
“准奏。说三吧。”
“三是臣有杭州义士、豪商胡雪岩鼎力出资,可缓朝廷一时银根紧缩之难。”
慈禧太后的兴致来了,问:“胡雪岩?是个什么样的人呀?”
左宗棠介绍起胡雪岩来。
慈禧太后听完,连连点头,说:“既然如此,我可就把这造船的大业交给你左卿了。”
左宗棠磕着头说:“谢太后恩典!臣左宗棠决不会辜负太后隆恩!”
慈禧太后:“没大的难处了?”
左宗棠想了想,说:“要说难,最难的要数银子了!可臣有胡雪岩,他会和我一样用心用力的。”
能看出,慈禧太后在想什么,并自语起来:“这个胡雪岩……倒是挺可人疼的……”
左宗棠忙偷眼看向慈禧。
慈禧问:“他哪儿来的那么多银子?”
左宗棠:“回禀太后,胡雪岩倾其全部家业做抵押,向洋人借的……”
慈禧没搭话,好像还想听下去。
左宗棠忙奏:“此人对朝廷可称一片忠心。尤其在围剿杭州匪患之中,他就帮助过楚军,筹款献粮,接济粮草。”
慈禧有些惊异,却一闪而过,突然说:“这就好,跪安吧。”
左宗棠楞了一下,忙说:“臣遵旨!”立刻又磕了头,拿起官帽爬起身,吃力地转身迈步出去了。
走出长春宫,左宗棠才扶着墙,揉了揉跪麻了的双腿。
就在左宗棠准备出宫时,长春宫里突然走出了李莲英!他紧走几步,赶上左宗棠,想左宗棠说着什么……
胡雪岩、柳成祥、阿宝一行三人,正快步走在南城外繁华热闹的琉璃厂街上。
琉璃厂,确曾烧制过琉璃瓦。早在辽、金时期,这一带是京城的一个村庄,名叫海王村。明代初永乐年间,京师由南京改为北京,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需要大量的琉璃瓦。当时,已有京城西部的琉璃渠村,但产量不多。于是,朝廷特在南城设“官琉璃窑厂”,建了好多窑。到了清代中叶,一处处琉璃窑都已废了,由于考据学派的兴起,这里成了文人交游之地,渐渐形成了繁闹的街市。嘉庆年间,戴璐著的《藤阴杂记》内引了鲍西冈的一首春游词:
丛脞书多卷帙残,
几人着眼笑寒酸?
南沙画片香泉字,
幅幅装成骨董摊。
料丝羊角灿成行,
簇帛堆纱锦绣装。
岁岁灯棚变式样,
鳌山结撰到西洋。
琉璃厂内最多的要数书店、字画店和古董店了。《藤阴杂记》曾记载程晋芳移居时,以诗袁枚,内有两句就说:“势家歇马评珍玩,冷客摊前问故书。”
胡雪岩为了打通关系,早已已经打听清楚,琉璃厂里既有名气、又不要“天价”的古董店,当属宝玩斋。
此刻的胡雪岩,正走向宝玩斋,身后跟着柳成祥和阿宝。
他们刚来到宝玩斋的店门外,就出来一名年轻的伙计迎向胡雪岩:“客爷,您来了?”
胡雪岩冲他点一下头进店,背着手打量靠墙立着的古董架,心里说:就这么点儿玩意儿?
柳成祥和阿宝也睁大了两眼看着。
“贵店老板可在?”胡雪岩边看边问。
“真不巧,我们的老板出去了。”另一名年近四十的伙计,看出胡雪岩不是等闲的顾客,赔着小心说,“客爷有什么吩咐,小的们一定效劳!”
就在这时,有人推开了门。
胡雪岩扭过头,只见一位鹤发童颜、二目炯然的小老头儿,稳步走了进来。
“老板!这位客爷要见您。”小伙计忙说。
老板向他一抱拳:“先生驾到,小店蓬荜增辉!”
胡雪岩还礼:“慕名而来,还望老板关照!”
“先生想必是要选几件招人爱的玩意儿?”
“正是!”
“可看中了什么?”
胡雪岩笑着摇摇头:“我要的是罕见之物。”
那老板“哦”了一声,再次打量胡雪岩。
胡雪岩突然问:“老板可姓阎?”
老板一怔:“先生怎么知道?”
胡雪岩一笑:“有所耳闻。”
阎老板忙问:“敢问先生,想送给哪方面的高朋贵友?”
胡雪岩一笑,说:“有宫中最吃得开的内侍、没人敢惹的铁帽子王、掌管天下的六部尚书、送死催命的典狱牢头!”
阎老板顿时呆住了。
胡雪岩接着问:“莫非贵店没有?”
阎老板迟疑着说:“这……实不相瞒,本店确有些世间罕有之物。可大都来自宫中,若往回送,岂不是自找倒霉?”
胡雪岩又笑笑:“还请阎老板指教!”
阎老板手捋雪白的胡子,眯起了眼睛,说:“有道是:‘重礼不送贵人,陡富不惊四邻。’依老朽之见,先生您不妨送出一身才智!才智既可取信权者,又能怯退小人!”
胡雪岩听了越发镇静:“本人虽然不才,但还是要买你的镇宅之宝!”
阎老板故作不情愿地晃晃脑袋,叹口气说:“请跟我来!”
胡雪岩一抱拳:“多谢!”
阎老板带着胡雪岩来都后院,走到一间斗室前,将柳成祥和阿宝拦在了门外,带着胡雪岩一人进屋。
来到古董架前,阎老板打开架下的一个柜门,从里面搬出个精美的木箱。
他没有打开箱子,看着胡雪岩说:“先生可知宣德炉?”
胡雪岩说:“宣德炉又称宣炉,乃明代宣宗皇帝朱瞻基宣德年间所铸造,以纯铜精炼而成,色泽极为美观。听说生产不多,现存世上不过十几鼎。”
阎老板点点头,又问:“如何断定宣德炉质地?”
胡雪岩答道:“此炉色分五等。栗色、茄皮色、棠梨色、褐色……”
阎老板在闭着眼睛听。
胡雪岩接着说:“而以藏经纸色为最上乘的佳品!”
阎老板忙睁开眼睛抱拳:“知音到了!先生请看!”
阎老板说着,打开了木箱,搬出里面的一鼎香炉。
胡雪岩一看,竟是藏经纸色,光彩夺目,不由叫了声:“好!”
阎老板一指炉下的一行阴印阳文:“请看!”
胡雪岩在心里默念着:“大明宣德年间制。”跟着,略带不容置疑地说,“既然是有所耳闻,想必已经知道,本店绝不出手赝品。”
胡雪岩点点头:“我要了。请问什么价?”
阎老板说:“真人不二价:纹银六千六百两。宁可少卖千两,特意给先生个吉利——六六大顺!”
门外的柳成祥、阿宝,听了一惊。
斗室内传出胡雪岩的声音:“成祥,拿银票!”
一辆人力车拉着胡雪岩,车后跟着柳成祥和阿宝,顺着大街,前往住处阳和客栈。
离老远,胡雪岩就看到,阳和客栈门前停着两顶大轿,轿旁站着好多人。
胡雪岩下人力车时,已认出一顶轿前立的是左宗棠的侍从官。
“左大人来了?”胡雪岩向侍从官拱着手问。
“何止左大人!”侍从官说,嘴向旁边轿子前的几名太监一努,降低了声音,“还有大内的李大总管呢!”
胡雪岩大惊。
侍从官催道:“你快进去吧!都等着你呢。”
胡雪岩赶紧急步奔向客栈的门。
到了门前,他忽然又收住脚步,回头对拎着宣德炉箱子的阿宝小声吩咐着:“跟紧了伺候着。等我的吩咐!”
阿宝半知不解地点头:“是了!“
胡雪岩这才进店,走向自己的房间。
屋内,左宗棠正陪着坐在上首的李莲英说话、喝茶。一见胡雪岩推门进来,说:“雪岩,快拜见大内总管李安达!”
胡雪岩跪地叩拜:“小人胡雪岩拜见总管老爷!”
李莲英看着他,说:“闽浙总督左宗棠左大人,已奏明造兵船、兴海军的利害,主张从外国人手里买下些用得着的玩意儿,还向太后说了你在裉节儿上借钱献粮、支援楚军大破粤匪。太后念你忠于朝廷,剿匪有功,命你随我到大内面驾!”
胡雪岩万没想到,会有幸获此殊荣,连连磕头,声音颤抖着说:“谢、谢太后隆恩!”
“那就麻利儿的吧?别让太后等急了。”李莲英说着站起身,向屋门走去。
胡雪岩倏地爬起身,深深地哈着腰:“李总管请!”
左宗棠随在李莲英身后,故意放慢脚步,边走边对胡雪岩悄说:“小心着点儿,看我的眼色行事!”
“全凭大人!”胡雪岩应着,跟在身边。
行进中,胡雪岩向柳成祥和阿宝招手,三人边走边耳语着。
来到门口,胡雪岩冲柳成祥和阿宝努了一下嘴。
柳成祥为李莲英撩起轿帘。
李莲英刚进了轿内,阿宝便双手递上已用蓝布包起来的木箱。
柳成祥忙在意地又拉了拉轿帘。
李莲英喊了声:“起轿!”
四个太监抬起了轿子。左宗棠的轿子也抬起来,随在其后。
胡雪岩又向柳成祥和阿宝交代了什么,然后大步向前面走着的子步追去。
站在旅店门外的柳成祥和阿宝,痴呆呆地望着走去的两顶轿子,以及颠呼颠呼地跟在轿后的胡雪岩。
李莲英和左宗棠的轿子,进了正阳门,向皇城走着。。
轿内的李莲英解开布包,接着打开箱盖,眼睛一亮。
这不是我派人卖了三千两银子的宣德炉吗!他两手捧着宣德炉,一边细看一边在心里说:真狗儿的新鲜,放出的鸽子撒出的鹰,哪儿去的回哪儿。送进来,卖出去,又送回来。这不是大姑娘攒体己,背地里倒腾着玩儿吗?
胡雪岩跟随着李莲英和左宗棠的轿子,来到戒备森严的西华门前。进了西华门,往里走。
胡雪岩早已听说过,西华门是下人出入的宫门。到西郊玉泉山拉水的水车,就只能进此门。此刻的他,虽然也由此门进宫,但仍觉得心惊肉跳,浑身冒汗。直到他看见左宗棠的官轿也在同行,心里才略有所定。
胡雪岩一直努力镇定着自己,边走边看着甬道两侧的院墙和宫门。可一想到就要见的是被人称为“老佛爷”的太后,他又陡然变得有眼无珠,看什么都视而不见,眼前只剩下了一片茫然。
骄阳快要落山了,眼前突现一片水面,正波光粼粼。
太液池!胡雪岩不禁暗叫一声:太美了!
可他还是糊里糊涂地跟随李莲英和左宗棠,上了一条小船。
小船追上慈禧太后的龙舟,已是在琼华岛西北的远帆阁附近。
李莲英带着左宗棠和胡雪岩上了龙舟。
胡雪岩双手撑地,垂着头,跪在铺着波斯地毯的船板上。
前面右侧上首,跪着左宗棠。
李莲英走到楼阁一样的船舱门口,屈膝施礼:“启禀太后,杭州胡雪岩带到!”
一旁的左宗棠忙跪拜而奏:“臣左宗棠陪同见驾,拜见太后!”
“太后吉祥!草民胡雪岩给太后请安!”胡雪岩边说边磕头,一时间竟不知磕多少好,只好边说边磕。。
“多大年岁了?”慈禧太后问。
“回太后,小民虚度四十一。”
“四十一……属羊的?”
“太后明鉴!”
“几月羊啊?”
“回太后,六月羊。”
“有草吃,还算吉祥。”
“谢太后!”胡雪岩说着又磕头。
“听左宗棠说,你虽是个图利的商人,却深明大义,为保国泰民安,竟不顾自个儿的前程,借银献粮,在收复浙江诸城中,出力尤大,足可见忠心耿耿。”
“皇恩浩荡,小民所做的微乎其微!”
“小李子!”
“奴才在!”李莲英应着。
“有道是,君王耳边儿没实话。你说,像他这样的实心眼儿人,该怎么个赏法儿?”
“太后明鉴!”李莲英说。
慈禧白了李莲英一眼:“左宗棠,你说呢?”慈禧太后的声音已带几分嗔怪。
“臣以为,见驾即是天大的御赐奖赏。”左宗棠说。
。
慈禧一笑:“胡雪岩!”
胡雪岩忙应道:“小民在!”
慈禧:“你是想升官呢,还是想发财呀?”
胡雪岩忽地跪直了身子,连连作揖:“禀太后,小人既不想升官,也不想发财!只盼着国家安定、百姓安生,能平平安安地经营好小人的阜康钱庄!”
慈禧咯咯地笑出了声:“这才是我大清的子民!”慈禧太后的口吻充满了赞赏,紧接着说,“既然想经营好你的钱庄,那就把江苏、江西、福建和浙江四省的税务代收大权,交给你!”
胡雪岩先是惊得一呆!紧跟着喜出望外,连忙磕头:“谢太后恩典!谢太后恩典!”
“小李子!”
“奴才在!”
“让敬事房告诉户部,从下季起,这四省官税,统由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代收代交。”
“喳!”
“胡雪岩!”
“小人在!”
“国之税务,乃朝廷的命银、国库的血脉。你可要如实办好,不负众望。更要辅佐左宗棠,选址福建,造出兵船,坚固海防。”
“谢太后恩典!谢太后恩典!”此时的胡雪岩,连惊带喜,就只会说这句了。
左宗棠闻言,忙把话揽了过来:“请太后放心,臣定督促胡雪岩,静心尽力,不负圣恩。”
此刻的左宗棠,虽在为胡雪岩开脱,却也笑从心起。
他心里话说:胡岩呀胡雪岩,你可真会生!真会长!怎么偏偏属羊,还是六月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