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泷潇——中国的喀斯特王子!

(2007-07-22 20:49:38)
  泷潇——中国的喀斯特王子!
   特别的高兴,泷潇代言的旅游城市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它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喀斯特”地貌。
   记得每次泷潇在接受各大媒体的采访中都会大肆宣扬一下他的第二故乡——荔波的自然风貌,当然喀斯特的专业词汇更是介绍了N次,但他并没有白费力气,荔波终于申遗成功,泷潇也因此冠上了“喀斯特”王子的美名。
   近期会有更多的宣传活动,到时候我会第一时间发布于各大媒体的网络和报纸,在这里,希望大家去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荔波,去亲眼看一下很难看到的奇迹景色!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地貌的来源!
  荔波位于素有“喀斯特王国”之称的贵州南部,荔波喀斯特因其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及其演化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特殊生态过程、所保存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而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杰出代表。荔波与云南石林、重庆武隆一起,作为全世界第一个跨省捆绑联合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在国家建设部、教育部、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外交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申报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经2007年6月27日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荣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实现了贵州世界遗产零的突破,这是贵州的名誉、贵州的利益、贵州地位的提升,是贵州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荣耀。荔波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主要目的是要保护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全人类极其珍贵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申报遗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教育全民的过程,世界遗产成功申报无疑会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更主要是使遗产能够得到更加全面、长远的保护,使遗产得到永续利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监督下,我们将承担起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责任和使命,科学完整地为当代、更为后代子孙保留好这一份大自然的丰厚馈赠。

  “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遗产地包括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大、小七孔景区,总面积73016公顷。其中,被称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的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绝无仅有的一片分布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区内生长着4000余种动植物,是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块宝地,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基因库”。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珍贵的科研价值,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而大、小七孔景区则以喀斯特森林为基础,把千姿百态的水景景观、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神奇茂密的原生植被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山、水、洞、林、湖、瀑、石集于一身、奇秀险峻融为一体的景色绝美景区。景区既有水声回荡、悠扬空谷的响水河“68级叠水瀑布”,又有树在石上长、水在石上流的“水上森林”;既有神奇的地下宫殿——“天钟洞”,又有被专家们誉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东方凯旋门”的“天生桥”。因此,荔波遗产地不但具有研究喀斯特森林、植被、动物、土壤、气象、水文、地质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美学意义和观赏价值。正缘于此,荔波还享有“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的美誉。

  荔波申遗成功是保护法规完善、人民意识增强的体现,是荔波喀斯特资源价值在世界上得到认可的体现,是对荔波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的最高褒奖。荔波荣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为荔波创建国际化旅游城市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为贵州走向世界打造了一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名片,对进一步提升“多彩贵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促进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人民将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倍珍惜和保护好这一世界遗产,使之世代相传、永续利用,造福子孙万代;同时,充分利用品牌资源优势,为加快建设旅游大省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世界著名喀斯特专家、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威廉姆斯在考察荔波喀斯特后评价:世界上最好的喀斯特在中国,而中国最好的喀斯特又在南方,就像穆斯林朝圣要到麦加,研究喀斯特也一定要来中国。我真诚地欢迎国内外专家来中国南方喀斯特、来贵州荔波进行科考研究,欢迎各位朋友到荔波来领略“绿宝石”独特的神韵与诗意,体验西部真山、真水、真景的神奇,与荔波各族人民一道,去近距离感受、深度揭示荔波的雄奇与秀美。同时,诚挚地欢迎国内外游客、商家、有识之士到贵州大地走走看看,切身感受今天贵州的发展,实地考察美丽的贵州、多彩的贵州和充满活力的贵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