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装逼,装逼被雷劈
(2010-05-28 20:48:25)
吾生若能逾四十,必将写一部堪比《围城》之类的小说以饷世人。钱钟书大约是在34岁那年动笔,每日五百字,每每写完,必与其妻杨绛共阅,逾时两年,总算写就此书。吾乃门外之汉,功力尚浅,推迟六年,此间过程,一定不遗余力丰富人生。不过,至于钱钟书的《管锥编》、《谈艺录》等著作,吾实在无力企及。吾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未曾起当文学大师之念,虽然如此,吾还是可以在某些方面和大师掰掰手腕。
当然,吾口出如此妄世之语,必然引得众生哑然失笑。中国人向来弘扬小我,大我暗无天日,隐藏时久,忽见所谓大话,内心无法接受也是情理之中。大多数中国人恍兮惚兮,了然终生,如今网络甚嚣尘上,更是搅得众生惶惶不可终日,电脑已成人类的精神鸦片。不过,新生事物的诞生利弊各半,只是众生皆用其弊端。
如今文坛,难闻经典。如此格局,非今人之智不及故人,乃急功近利之故也。钱老每日五百字,每段文字精益求精,当今文人无一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吾常出入起点文学网,闻许多写手日码万字,多写怪异文学,纯粹文学江河日下。吾阅此类文字千字左右,便觉寡然无味。其价值不及鸡肋,鸡肋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此类书籍内容糟粕不看也罢。吾生有涯,而知之无涯,何况此类糟粕文字,阅之实在怠己,不如眼不见为净。文学网力推此类书籍,急功近利之心昭然若揭,写手迫于生计,日码万字,虽断指其犹未悔,读者大快朵颐,欣赏水平急剧下降,由此观之,当世之道,全民皆躁。
文学之路虽然艰辛,有生之年可绕道而行,切不可糟践文学。吾写文字常遇瓶颈,每遇此况,一个原则,宁缺毋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