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爱情,就当个处男

(2007-04-05 11:55:09)
我发现,这个社会无论男女如果在20岁还是处男或者处女的话就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国人十分讲究面子,所以,数以万计的痴男怨女不分青红皂白地纷纷上床破处,于是,艾滋病泛滥了,白带异常了,前列腺增大了,阴囊潮湿了,阴道有异物了,这些傻逼诚惶诚恐地开始求医问药了,在医生面前,他们完全失去了尊严,最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面子,在很多方面,我们就是这样被面子搞得没面子。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有追求爱情的欲望,这很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我们只是觉得我们到了该谈的时候了就义无返顾的谈了,也就是说,很多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就是一种习惯而已,就和洗脸刷牙一样,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洗脸刷牙,这只是一种习惯,我想说的是,当爱情变成一种习惯,这就是对爱情最大的亵渎。

对于姑娘,我是这么一个态度:姑娘们是美好的,当然一般是十分短暂的美好,我只记住她们最美和最好的时刻,并认为那是一种温柔而热烈的存在,而把其余的都忘掉,有时,我会花力气与她们一起去创造那种时刻,更多时候,我捕捉住那些时刻——这便是我试图从她们那里得到的东西。

现在,我不喜欢征服、拥有或占有女性,认为那是我们对于物质的态度,我把女性看成与男性一样有灵性的人,我喜欢互动,喜欢与女性之间保持开放性的关系,以便双方都能充分地发展自我,尤其是能力,喜欢有才华的女人,若是她的某样能力或天赋被我发现,总忍不住提醒她去磨练,尽我所能,创造条件叫她去发挥。

说到恋爱中的两个人相处,我的教训是,一定要最大限度去发展共同的爱好与技巧,年轻时我只问自己一个问题,她漂亮吗?现在为了能够更长久地相处,我会问另一个问题:她会什么?

这完全是痛苦的教训令我如此——记得与我分手的姑娘,往往两人在一起能共同从事的活动便是吃饭、睡觉与消费,我认为这种交流非常表面化,缺乏更明确的目标,很容易令人厌倦,年轻时以为性是两性间的纽带,可产生长久的凝聚力,根据我的体验,现在不得不说,错!

我现在认为性是一种想象,在实际的性里,我很快就满足了,但时过境迁,为什么我又觉得自己不满足呢?这问题一直叫我感到迷惑,现在我懂得,性的力量,是被一种简单无聊的大众文化吹嘘出来的——这文化通过图像发展你对性的无限想象,花力气得到后发现仍是空虚,它的机制是这样的:一开始,你受那文化的影响,以为得到美女(帅哥)会有什么不同,甚至认为会幸福快乐,所以你为此而努力,你遇到挫败,你成功后,发现那不过如此,你会有所怀疑,接下来,社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巩固你的错觉,你不是对她(他)厌倦了吗?呵呵,别人会对她(他)感兴趣,你会从别人嫉妒的眼光重新发现他(她)的价值,这时,你为拥有他(她)而奋斗,当你对此价值也怀疑以后,社会还有办法,让你为新的美女(帅哥)而奋斗,让你以为新鲜感是更高级的,没人告诉你这实际上是一回事儿(因为在我们的社会结构中,这件事只有国王们才知道,国王为了显示他与众不同,他是不会说的),就这样,你把你的生命的能量全部投入到性幻想中,它在审美上甚至可达到王尔德或谷崎润一郎那样的高度,那就是从短暂的性与美上去发现永恒的性与美,感官享乐最终成了一切,一支眉毛,一片皮肤,一个眼神儿都能叫人留连忘返、泪流满面、感慨万千,竟会以为其中散发着永恒的光辉,我认为那是一种浅潜而夸张的青春反应,它真正的意思多半是神经质的照镜子迷,镜中闪烁的想象中的完美青春令人产生错觉,以为只有青春才具有永恒的价值,那是无聊而软弱的人对青春所抱的无尽的幻想,也是对变态性欲的屈从与沉溺,如同一个小童含着母亲的乳头不愿意放开(这比喻来自老谷崎的真实经历),它特别地容易被简单粗浅的大众文化所认同,翻翻历史上的爱情书籍便可知这种懒惰而简单的文化的脉络,我以为那是一种片面的文化,它就是某种“物以稀为贵”的大妈思想的多种翻版之一,要知道,拥有美好青春外貌的人只是极少数,他们用这极少数来刺激大多数,让这极少数形象成为某种朦朦胧胧的社会目标,让人们为那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努力,叫你以为得到青春与美好的异性能令你快乐,他(她)们又似乎是近在手边儿,实际上却只允许极少数够到,绝大多数人得到的只是骚动、焦虑、失望与伤害,这便是我所说的一种大老粗娱乐,你起初很兴奋,接下来便得到挫败与痛苦,这陷阱中曾掉进过很多有头脑的人,但更有头脑的人终会爬出来——因为青春只是生命的一个周期,在那周期后面,还有更丰富更深沉的生命周期,要知道宇宙给每一个个体人类的礼物不是一下子就全拿出来的,它要一样样地有次序的展示,能否收到那礼物,全在人们自己的能力。

与姑娘相处时,从长期看,青春美貌若不是做一种潜力与希望,是不能长久地吸引我的,我注意到,甚至也不能长久地吸引姑娘,再说一遍,我觉得使生活有意思的往往是一些技巧(技巧实际上是能力之变形),相互交流各自努力学来或创造的技巧,可使两人关系更有内容,人们总认为挣钱工作需要技能与学习,需要努力,其实娱乐与谈情同样需要学习与努力,在我眼里,娱乐与谈情一点也不神秘,什么“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这样抽象的话我一直听不太懂,我只知道,她能用语言技巧表达出一种真实的情绪,我会为之感动,在球场上,她超水平发挥,打出一个很难打的球,我同样之为感动,她下了一步好棋,我能够欣赏到,她给我讲了一本好书,我同样会感动,每当她超越自己,给我惊奇的时候,我都会为之感动,是那些生活中不断冒出的小灵感激励着我认为她美好,并暗示我她可能创造出更多的美好,还激励我为那美好添砖加瓦,我说过,两人在一切方面都努力,会得到更多快乐,我觉得是能力与技巧带给人快乐,而能力与技巧常常是一些行动,而不是什么抽象的愿望、观念或情感。

在谈情说爱上花的时间太多了,总是那样,在一起与想念,眼泪与欢笑,说话与睡去,神经质与感动,就像一种漫长而慌张的休息——在我眼中,谈情说爱是年轻女性的最爱,历史上,好的年轻女性能成功地诱惑男性,好的成年女性能成功地照顾男性,好的年老女性能成功的不麻烦男性,在我眼里,女性是男性的镜子,好的女性可使男性照见自我,不好的女性使男性照不见自我,当然,这话倒过来说也成立。

我认为,作为一名男性,若是与女性同样热爱谈情说爱,那么就有点儿性倒错,谈情说爱占到生活内容的十分之一便足够了,因为还有那么多事情可做,而且,据我观察,女人们大多讨厌只想谈情说爱的男性,认为他们与女性竞争特长,腻腻歪歪,缺乏男子气,而且人们从情感生活中大概得到最多的还是休息吧,在情感与欲望里,一不小心,人便会犯懒甚至耍赖,变成自动机器,我对机械性的生活很敏感,很容易厌倦,我更喜欢学习与工作,停滞不前的两性令我倍觉枯燥,我那时会想:她们为何总是这样?

那些两人无所事事、大眼儿瞪小眼儿的日子是危险的,扭曲的,它必然会导致一些所谓鸡蛋里挑骨头的小磨擦,人们不知道,那便是变了形厌倦在蠢蠢欲动,让我打开天窗说亮话吧,现在我们都不新鲜了,所以我们必须努力,使自己新鲜,好吧,这时我要离开你了,等我努力成功后,带着新东西再来与你相聚吧——你不新鲜了,我新鲜也行。

每当我喜欢上一个姑娘,我便问自己:她想要的是什么?我的手里有没有?我认为,在两性关系中,作为男性的使命,便是把女性需要的东西带到她身边来,不管她要什么,你都要给她,如果手中没有她要的,你最好离她远一点,不然你很可能是一个无赖,你的痛苦多半是想用五万块买新奔驰而买不到的痛苦,那是太自我了,只顾及自己的欲念,而不顾及对方,人们估算自己的价值时,总要多算一点,甚至把未来的潜力也算上,但为别人估值时,总会少算一点,以便使自己舒服,那是不清醒,不值一提,我认为,当你得到一个心爱的女人后,你也不能守着她,成天卿卿我我,那会叫你也变成女人,你最好是在她身边休息后再次出发,去实现一个更好的自我,当你回来的时候,你最好带着你的新鲜礼物,那礼物叫她觉得生命是如此灿烂与意想不到,你要给她惊喜,当然,那些礼物是那么费力才能得到,因此你必须非常的努力。

实用主义者对可能的事情怀有兴趣,我也许是个浪漫的人,对不可能的事情也怀有极大的兴趣,我坚持认为,最大限度地了解可能,就是为绕过或穿过不可能做准备,我总想着去寻找那些不可能的礼物,当然,我还要去寻找喜欢那种礼物的人,可以说,这使我的生活变得有意思,我想着,也许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或几种与永恒有关的方式,让我们的生命尽可能地在每一个演化阶段都留下信息(我说的信息在物理上与熵具有一样的本质,在文化上接近于一种有效率而清晰的思与行的轨迹)。

事实上,我对知识更加敏感,什么样的知识都叫我感兴趣,认为那才是生命的限度,我认为,拥有一个生命,就是拥有一次向那种限度冲击的机会——人们总以为只从一个角度便可深深地契入那限度,而就我的经验,那是幻想,知识是普遍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下一个问题的隐喻,圣人从一滴水中“见道”,在我眼里那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多听多分析别人的话比较明智,有些人从来没听说过“幻方”、“辛几何”,他们照样活得很好,却是不懂得“幻方”与“辛几何”的那一种活得很好,我认为这中间是有差异的,而那差异比一般人想象得要深刻得多,古人不懂得微分方程,他们仍可谈宇宙,谈天气,但现代人再像古人那么谈就有点没劲了,因为通过牛顿的努力,人们已懂得了一些更加有效的方法(比如微分方程、建立模型)来谈论,甚至加上了成功率很高的预测,有时人们喜欢随口谈一些大话题,与无限、终极或限度有关的话题,但他们不去听听圣人的言论,就在那里胡说八道,也不去看看哥德尔,真是很难说他们如何能懂得一种思维的限度在哪里(事实上,为能了解哥德尔,我几次学习数理逻辑,虽然总不能掌握,但每一次都比前一次了解得多一些),而我的趣味就是有点形而上,因形而上更加有趣,可把很多粗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牛顿之前,人类对于宇宙只会猜想,而很少验证,就像我们少年时对于青春的猜想一样,我觉得猜想固然有种轻松即兴的魅力,但它的弱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狭隘肤浅——人们热爱回忆青春,是因为除了人手一份儿的青春以外,他们没有更加拿得出手的东西,人们的精神能力在青春期便停滞了,而肉体能力却走上了下坡儿路,青春成了人生的顶点,后面的快乐最多也只是对青春体验的重复与模仿,滋味儿却大不如青春,人们喜欢两性关系,因为在普通生活中,只有两性关系才能给他们带来一种接近冒险的新奇与愉悦,这是反复在窄巷中来回游荡的鬼魂,唉,可怜——何时人们才能凌空跃起,去看一看窄巷外面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杀猪场的呐喊
后一篇:内心轨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