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无知当有知

(2006-09-08 14:57:29)
今天,在新浪首页看到一篇题目是《别把无知当个性》的文章,看完觉得受益非浅,因为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无知,并且还知道了原来无知的人也能面对世人谈无知。哎,这世道,牛逼的人比比皆是。
我真不明白如今为何很多人总拿“80后”说事,并且论调达到了惊人的千篇一律,可见写作者都是一丘之貉,彼此狼狈为奸用恶毒的语言在网上妖言惑众,混淆视听。我想说,时代就这样,该隐退的就要隐退,如今时代的真正主人就是我们这帮人,我们代表着未来,我们堕落吗?我们颓废吗?你们也只是看到了我们的表象,哪个时代都一样,不学无术的大有人在,如果你们那一代的都是刻苦勤奋的,怎么也没出几个象样的人才吧,还不是大把大把地平平凡凡。
每个时代,中年人都在扮演着卑鄙狡诈无耻下流肮脏龌龊的角色,最干净的要属我们青年人了,老年人根本不值一提,面对网络时代,他们只能告老还乡。抱着自己的小孙子夷享天年。况且老年人再无耻也是到了无齿的年龄了,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令很多人所不齿,不过我还是要对老一辈的一些人的光辉形象没齿不忘的。我觉得中年人说话的风格大体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腰包里有点钱的,肾亏都没事。
什么叫无知?谁能下个确切的定义?目无尊长就是无知吗?冲动就是无知吗?叛逆就是无知吗?如果谁将以上的种种作为年轻人无知的话,那从根本上说你们才是真正的无知者。这些只不过是一个人的性格和情绪罢了。也就是说,一个人说话骂骂鸡鸡的,并不代表他无知,其实很多流氓都是很有才华的,痞子文化不能成为主流文化那只能说明是国度的问题,而并非文化的问题。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年轻人,但你可以看看里面出现了多少个“他妈的”。中国文学就是充斥着太多的假惺惺,太多的矫柔造作,太多的装腔作势,太多的功利思想,太多的唧唧杂杂,太多的阳奉阴违,太多的心口不一,“文人固穷”的观点显然已经灰飞烟灭,如今什么行业都在搞商业路线。所以文人也是些俗人,没几个好的。看到钱比看到亲爹还兴奋。我就不明白王蒙的自传怎么就能拿到200万的版税,难道就因为文革期间他被发配边疆劳改了19年,看报纸写道,现在有不低于六家出版社要出版窦唯的自传,看吧,中年人无耻吧,人家都落魄到那样了,他们还要借人赚钱。
知识的积累确实需要漫长的时间,但难道说中年人就因为比我们多吃了几年地瓜就能摆脱傻瓜阶段啊,中年人有几个能天天坚持学习的,活到老,学到老,指的只是少数人,多数人是配不起的,所以说中年人也未必有知,他们有的是一些社会经验和阅历以及一些小聪明,小奸诈。从他们身上我们能了解到钱是如何如何重要,不过似乎没几个人能完整背诵《岳阳楼记》等收集在《古文观止》里面的文章吧,怎么样,无知吧,其实,中年人也不必太自卑,因为无知这个概念太过广泛,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知识却是无限的,所以拿无知说事的人真是彻底的无知。
真不明白如今人怎么都喜欢起一些醒目的题目来表现自己的无知,这真是个充满着傻逼的时代,人们怎么就不能净下心来彼此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学习,心态为何就那么地浮躁,那么地想哗众取宠,那么地想出风头。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题思想,请不要以老眼光看待青年人,因为你们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如果时代是兔子,你们甚至连乌龟都不是,撑死了是只蜗牛,所以,还是写点透露真情实感的东西吧,别整天写些无聊的文章装逼了,其实你们都是犹如那个穿新装的皇帝。众人偷笑之也。
最后,还是看看张海迪同志的文章吧。有血有肉,包含温情,实实在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