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参加“赢在中国”,几乎是在一秒钟之间,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一念之差。以至于了解这个活动的朋友还没来得及说完她的介绍语,已经瞪大眼睛满脸惊讶的望着我了。
我应该算是有激情的人,但绝对不是个轻率的人。是什么原因让我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就作出这样重要的几乎会影响一生的决定呢?不用说,吸引力!
那个朋友给了我具有绝对引力的关键词:创业,还有“挑战”!
本来她想介绍一个朋友给我认识,就是参加“赢在中国”第一季的亚军周宇。她又介绍了“赢在中国”的情况,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建议我去参加,可以肯定的是,从我了解“赢在中国”一分钟内,就决定要报名。或许就在她建议的时刻,“我要去”三个字已经脱口而出了。
或许有朋友感到奇怪,你是搞音乐的,怎么会想要掺和到项目创业中呢。对啊,这些年我创作制作演唱了不少的音乐作品,《你在他乡还好马》、《阳光照耀我的破衣裳》、《巴山夜雨》、《甘心情愿》、《女人花》、《留在蓉城的微笑》,还有最近刚完成的为大熊猫创作的《我们的宝贝》等等,可以说我的音乐成绩单内容还算充实。音乐之外,还学习了导演,也有出演和导演广告和不少音乐电视作品。然而没有想到,在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中,我发现“听觉艺术”对人的一生影响至深,对城市和企业品牌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啊!你看,一首《康定情歌》把康定这个原来默默无闻的小城推向全世界,飞向外太空;一首《太阳岛上》曾经让全国人民个个向往美丽的哈尔滨;一首《我的眼里只有你》帮助一个企业由平凡走向辉煌,还有很多很多例证,足见听觉艺术对城市和企业品牌形象的巨大影响。
可以说,听觉艺术的研究为我开启了另一扇造福于民,建立企业型艺术市场团队的大门。
这就是我的创业项目《听觉logo的商业运作》,我给它取了另一个响亮的名字:《为品牌铸造金喇叭》。已经筹划了两年多,一直在寻找投资合作者。《听觉logo商业运作》是建立在相应的“听觉logo”理论之上的,这是一个目前国内外都鲜有涉及的关于品牌推广的分支理论。不夸张的说,它填补了当前国际上品牌推广理论的一部分空白。
近几年,在城市与企业形象听觉艺术研究与创作领域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成功创作制作演唱了不少知名城市与企业形象听觉艺术作品,如成都城市形象歌曲《留在蓉城的微笑》、剑南春集团《剑南春色为我留》、三花药业《一天更比一天好》、巴尔集团《一代猪侠》等,为听觉LOGO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验证。
2006年初,由我发起的“首届城市与企业音乐品牌文化精英论坛”在成都举行,一些城市和企业的品牌推广人员参加了论坛,围绕“城市与企业品牌文化的听觉塑造”、“扫除品牌塑造中的听觉盲区”、“构建新的品牌传播理念”、“如何将音乐文化与品牌形象推广有效结合”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如此学术性、系统性、全方位的对品牌听觉形象进行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企业的核心价值要通过品牌来传递,但只有视觉传播的企业logo只是残缺的企业形象。现代生活中,理论研究必须和开发运用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一直在寻找合作者和投资者把“听觉logo”研究开发运用于商业运作。
现在,“赢在中国”第二季的开始,无疑为我的创业带来新的机遇,展开一片新的天空,我和未来的团队也将迎来新的挑战。虽然最后的结果不一定能事随我愿,但是,曾经有过的艰辛跋涉,而今迈步又从头再来体味,依旧激动人心,依旧无限享受!何况,不论第二季谁能赢出,不都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民众创造就业空间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