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African
time
本报约堡特派记者
李戈
不是我们故意要拽并不咋样的英文,而是在我们从南非约翰内斯堡坦博国际机场乘车前往住地的路上,看到高速公路旁边巨大的宣传牌上写着的这行字时,近一周萦绕在脑海中的南非世界杯,终于被它定了位。
It’s
African time,非洲时间!
注意,宣传牌说的是非洲时间,而不是南非时间。这不是南非世界杯组织者的疏忽,而是刻意为之,看看南非新国歌的名字就知道了,南非新国歌名叫“上帝保佑非洲”。在南非人看来,首次在南非举办的世界杯,绝非南非一家的荣誉,而是整个非洲大陆的荣光。从昨晚世界杯开幕式彩排透露出的细节,也进一步证明了主办者这一主题思路:它突出的是非洲元素与非洲色彩。在这个大舞台上,科特迪瓦、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和喀麦隆5个非洲兄弟扮演的角色与主人翁感觉,都像南非队一样地浓烈。由6支非洲球队参加的世界杯,不但创下了非洲球队参赛队数的历史记录,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今晚开战的世界杯烙下了浓重的非洲印记。
在世界足坛的非洲时间中,身为外来人,我们一方面感受到在交通、安全、食宿、网络等方面的巨大不便,特别是对从事媒体报道的记者来说,慢如蜗牛的网速让我们陷入到空前无助的境地,公共交通的缺失让我们坐困愁城,最让我们无法理解的是,今晚举办世界杯开幕式及揭幕战的约堡足球城体育场,直至开赛前也没能梳理出一个光鲜的外表,在电视镜头无法扫到的角角落落,掩藏着不该有的建筑垃圾、没有清理干净的道路和没有完成的绿化工程,这就是我们在走近南非,近距离观察世界杯后所产生的真实观感。
但是,同样不容否认的是,我们在听到分贝分很高、声调独特的乌乌祖拉喇叭声,瞧见戴在南非球迷头上五彩纷呈的矿工帽,看到了非洲兄弟们就在街头十字路口,面对我们这些陌生的面孔,尽情地扭动着身躯,夸张地跳起当地的民族舞,伴随而来的是毫无遮拦的大笑时,我们在惊悚之余,又确确实实无可救药地被感染了,情绪迅速掉进了非洲原生态的快乐与兴奋中,从而将诸多的不快暂时抛到了脑后。
20年前的意大利世界杯上,当米拉大叔率领着喀麦隆队异军突起时,整个世界的诧异感,比今天我们在约堡的不适应还要强烈得多。可时至今日,谁敢小觑非洲军团的实力。同理,通过举办一届世界杯,南非以及非洲也会借势跃升,跨上一个新台阶。
这就是非洲,这就是南非,这就是南非世界杯。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理解去看待、体验南非世界杯时,它都会以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内容去展示给这个世界。
北京的老少爷儿们,快快养足了精神,安顿好妻儿老小,再将啤酒杯倒满,然后在这个盛夏之夜睁大眼睛,像非洲兄弟那样尽兴地享用世界杯吧。
(本报约堡今晨专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