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家山:一次生对死的无言问答

(2008-06-02 07:06:05)
标签:

杂谈

              唐家山:一次生对死的无言问答
                本报特派记者周健森  丁肇文
     生:
生命,生活。生是美丽的,只是这种美丽往往被人们熟视无睹,有时必须逼临死的绝境,才会突然在眼前绽放。从绵阳南郊机场登上轰鸣的军用直升机的那一刻起,便踏入了一次拜访生死境地的旅程——绵阳、北川、唐家山,当这3个命运纠缠的地标以如此直观的方式相继呈现于圆形舷窗外时,我们已无法通过旁观者的冰冷视角叙述眼前的一切。层峦叠嶂之间,入川半月来或目睹或耳闻的那些故事,仿佛被记忆浓缩的片断,深深地镶嵌于这无尽的沟壑之中。

            天:广袤的田地间 废墟如此渺小
    悬湖之下的绵阳已几乎形同“空城”——从空中俯瞰城市一隅时,这句被反复提及的话语似乎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蜿蜒的公路上车辆稀少,灰色基调的建筑物似乎失去了高度,错落有致地排列开来,如同雕刻于地平面上的精致纹路。早已忘记了弥漫于城市之中的紧张空气,整座绵阳城都被宁静的氛围护佑着;只有当同行的人们提及目的地唐家山时,才会忽然意识到,为了这座美好的城市以及生活其间的人们,此时的一切努力都是必须而值得的。
     城市边缘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越来越多的蓝色帐篷群,以及零星出现的倒塌废墟。那些仿佛近在咫尺的残砖碎瓦,如同疮疤一样突兀。一些民居屋顶的层层片瓦已无影无踪,暴露在外的主梁和次梁,明显曾被恐怖的外力粗暴地平行拉扯,失去了原有的力学架构,无助地瘫倒于危墙之上。然而这样的景象远不及广袤的农田更令人震撼,那是一片无尽的绿色,笔直的田垄清晰可辨。与这生机盎然的画面相比,残破的废墟竟是如此渺小,就如同希望总是能够令悲伤退却。

               地:最后眺望北川 从此不再哭泣
    以自上而下的视角观察大地,即使是毫无经验的的外行人,也能够立即辨认出地壳运动的轨迹。被绿树覆盖的山体上裸露着的土石,是被蛮力强行削去后留下的断面,完整而清晰地标注出灾难所带来的表象变化。那些数日以来多次目击或遭遇的泥石流以及滚石塌方,此时看上去便如同地球表面一道难以愈合的深深割痕。“地壳发生褶皱隆起,常常形成山脉。”地理课本上早已被遗忘的知识突然浮现脑海。是的,山脉便是一张脆弱的纸上被扯起的褶皱。
    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深切地体会到,惨烈的北川县城并非孤立的存在。不知不觉间,一座座越发触目惊心的废墟如同沿着一条条无形的脉络,汇聚在这个群山脚下的静谧之地,仿佛是安魂曲中一个凄厉的悲鸣。接近正午时分的县城有种清澈的质感,省略掉了尘世的喧嚣与芜杂。
    孤独屹立的红顶危楼、摇摇欲坠的扭曲索桥、跨江大桥的断裂截面……如同已经凝固在另一个时空中的画面,跳接着闯入眼帘。一位将军曾站在废墟上说,这座城市本身已成为埋葬死者的坟冢,而废墟便是无字的墓碑。突然意识到这有可能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次凭吊,从此很多年,应该不会再有人搅扰那些安息于废墟之下的灵魂。这是对死者尊严的敬重,也是对生者心灵的抚慰。

                  水:狰狞的黑龙 即将满溢而出
   涪江之水是维系这片土地上每一座城市的生命之脉。或许这条古老的河道已经安逸了太久,那些早已裸露的河滩上面生长着茂盛的植物,甚至建起了成片的住宅。一些河床的堤岸平缓低浅,可以想象假如悬于上游的洪水失控倾泻而下时,肆意漫延的水流将会席卷多少人们栖居的乐土。
    唐家山堰塞湖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形下突然闯入眼前的。起飞前机长曾经这样描述这里的危情:“头一天水位可能才到废墟的窗户那里,第二天路过时已经快要淹没了屋顶。”混浊的湖水是黑色的,从临近北川一侧看去,已几乎快要满溢而出;如同一条狰狞的狭长黑龙,正虎视眈眈地凝视着下游的北川县城以及绵阳。山坡上,一株株昔日曾经高耸的参天大树,此时已歪斜着躺倒在泥泞之中,枯萎的枝干早已化为了无生气的灰色。
    尽管导流明渠已接近完工,参与施工的部队官兵正在陆续撤离,但此时唐家山的施工现场,仍然有十多台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等重型机械仍然在一刻不停地忙碌着。飞机螺旋桨掀起的飞沙走石,几乎蒙蔽了那些屠龙勇士的身影。在这片工地之上,一面高高立起的红旗上书写着武警水电部队字样,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

          人:最可爱的人 接受最真挚的情感
    舱门打开的那一刻,十几名武警战士立即跃上飞机,训练有素地席地而坐。他们看上去是如此疲惫,甚至没有力气彼此交谈,身上的军装早已蒙上厚厚的尘土。他们年轻得令人有些心疼,坚毅的面庞上依旧挂着尚未褪去的稚气。这群首批踏上归途的年轻士兵,已经在唐家山上奋战了超过五天时间。士兵们透过舷舱,神色凝重地注视着这片留下他们年轻汗水的地方。
    再次途经北川县城上空,有人掏出手机,为自己留下有关这座城市的最后印象;又或者只是默默地凝望着,当作送行的注目礼。带队的武警上尉说,在唐家山上奋战的日子里,他每天都能看到这座留下了太多有关生命的故事与记忆的残城,每当那时就会感到很悲伤。一位战士平静地表示,他会永远铭记这不同寻常的五天,“当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飞机徐徐降落,待战士们走出机舱便迫不及待地再度腾空而去。排列成整齐的队列,战士们轮流接受消毒药水的洗礼,随后列队离开机场停机坪。此时,机场出口处早已挤满了焦急等待的绵阳市民。他们彼此并不认识,却抱着对子弟兵的感谢之情不约而同地赶来迎接亲人。孩子们将手中娇嫩的花朵递送给他们眼中最神圣的英雄;有人高举着用红墨水书写的简陋标板,朴素的话语却饱含着浓浓的情感:“绵阳人民感谢英雄子弟兵”;更多的人声音哽咽着,泪水夺眶而出。
    此时,天空正飘落下轻柔的雨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