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圣火今天到达海南三亚,海南作家李启达为本报“作家读城”开篇解读三亚。从今天起到8月8日,将会有三四十位各地作家陆续登场,为我们解读火炬经过城市的奥秘。
三亚的桂冠级头衔太多:
中国最年轻、最具热带风光的国际海滨旅游城市;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方夏威夷;
避寒胜地,旅游天堂;
就连“世界小姐”也要抢到这里来诞生,她的美丽名声自然是响当当的。
三亚的桂冠上有两颗对称对等的明珠,一东一西相映生辉。
大概从唐代起,朝廷将一些“明星”级的要犯发配到三亚地区,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面对无边的大海思考人生,想到自己站在天地的尽头,前方无路,归程无期,就是一声叹息;这千年的一叹,便叹出了天之涯海之角的名头。
天涯和海角位于市区以西23公里处,在市区以东23公里的地方,两个翡翠般的半岛伸入碧波浩瀚的大海,生生不息的浪花在两个半岛中间精心雕琢出20公里的半月形海湾——就是天下第一湾——亚龙湾——海水清澈见底,沙滩洁白细腻,海天一色,游人如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亚是游客们炫耀经历的地方,那些北方人(海南岛以北的大陆人)穿着皮袄厚裤拥向三亚,换上花花绿绿的短裤薄裙后在那些被称为风景名胜的地方拍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天涯海角的热烈景象足够他们回家后在寒冷的冬季风光一阵子了。
现在,三亚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称呼,叫“候鸟人的天堂”。在这个仅有50多万人口的地方,冬天时会栖息数百万的候鸟人。
这全是因为,前些年,曾经普通的自行车悄悄拥有了“时尚、健康、环保”的阳光标签,无数勇敢的男女老少不惧曝晒不怕流汗,三五成群或单枪匹马地杀过琼州海峡,期望在烈日下骑车征服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夺取“环岛骑”的荣誉称号。职业环岛自行车赛要用一周的时间,业余爱好者一般要骑十天,再游山玩水的话,至少得大半个月。
通常,征服环岛骑的人会将自行车托运到海口,从海口去文昌,走东线到三亚,从西线骑回海口,这是比较公认的环岛路线,就算只在公路上骑也要800公里。海口是环岛的起点也是终点,三亚是骑行的高潮。他们一般要在三亚逗留几天,享受现代旅游的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和洁净的空气。
经常地,骑车来征服海南的人,到了三亚就被风景给征服了,心甘情愿地成了三亚的俘虏,他们在美丽的诱惑下背叛了誓言,乖乖地将自行车打包运回家,躺到沙滩上晒太阳去了。
标新立异,这是单车族的炫耀方式。在三亚,单车族到僻静的地方跋山涉水,寻找三亚的另类风光,等他们得意地亮出照片,多数人会发出惊叹:“哇,是什么地方这么漂亮,我怎么没见过?”单车族会说:“你看过的地方,我就不去了。”
海南的单车族都有自己的骑行线路图,实线标志着骑过的路线,虚线是计划骑行的路线;无论实线还是虚线,三亚都是笔墨最多的地方。到了旱季(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海南的单车族像候鸟一样从不同的地方骑向三亚,寻找新奇的骑行路线。
骑车到三亚,即使不经过市区,也会有无穷乐趣。我喜欢在崖城找个干净的家庭旅馆,坐在路边吃海鲜,喝着啤酒,绞尽脑汁地在地图上“开辟”新颖的路线。我喜欢顺着宁远河爬坡北上,到一个叫雅亮的小地方,在那个名副其实、环境幽雅春光明媚的村镇上美美地休息一阵子,上351省道掉头南下,下午到天涯镇喝茶,晚上到凤凰镇食宿休息。第二天早晨,从凤凰镇北上,一路骑向“抱密”、“南岛农场”,一直骑到那条路的尽头“抱龙林场”。
在路上,更大的惊喜还在于结识许多同样热爱海南热爱三亚的单车族。今年三月,我又到了崖城,找了个小宾馆,先洗了我的爱车宝骑,再冲洗了自己,穿上干爽的半袖短裤去路边的排档吃饭。倒了啤酒刚想喝,便有一位似乎面熟的老大姐坐在对面和我说话。一说就明白了,我们是车友。2006年12月底我骑东线,在万宁遇上了山西大同的“中年环岛骑行团”,这位老大姐是他们的团长,我和他们从万宁骑到了陵水,一起“A”了午饭,他们去往三亚,我骑向保亭。老大姐告诉我,那次骑到三亚后,他们中的几个人就再也不想走了,不是不想骑车了,是不愿意离开三亚了。其中的两位骑友马上就在三亚买了度假公寓。老大姐和另外一个车友嫌市区的房价高,又喜欢清静,就在崖城安了窝,成了候鸟人,十一月从山西飞到三亚,四月份又飞回山西。
你看,把三亚视为天堂的,可不是我一个人啊。
明日,本报将刊发李启达《五指山:1129平方公里的花园别墅》。F107
作者小传
启达姓李,曾在西藏幸福快乐地生活了七年,写过《巴戈的传说》、《屋顶》、《错落》等西藏题材的小说。2001年离开西藏后开始漂移的生活,漂到海南岛后,就让这里的轻松快乐拴住了腿脚,再也不想漂了。现居海口,大部分时间用来骑车游走,写作也是为了用来购买自行车装备。以“胸怀海口,放眼海南”为目标,2006年开始环岛骑行,自称要用自行车走遍海南岛的每一村庄、河流、山脉和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