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北京晚报创刊50周年专题

(2008-01-09 19:13:22)
标签:

杂谈

                   晚报好,人更好!
                      王建秋
    傍晚,我靠在火炉前,一手捧着份儿《北京晚报》,一手拿着块儿烤白薯,心里就别提有多温暖和惬意了。说起晚报,对我来说,它既像黄昏中牵手的伴侣,又像是月光下独自漫步的风景。翻开当日的报纸,我会时不时地看到我所熟识的晚报人,他们一个个有着寻常百姓般的平易与淡定,而又不失广博与大气,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又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细细追溯我的这些感慨,就是因为有了前尘往事的许许多多……
  二十六年前,我在北京皮件四厂任宣传干部并兼做晚报的通讯员。因工作关系,曾发表过一些新闻稿件,处理过一些读者来信。记得当时人们习惯于大事小情找晚报,甚至把晚报比作可以拦轿喊冤的包公爷,为此,我们那个专门生产民用产品的单位,时不时地也要牵扯在其中,这当然也给晚报多少添点麻烦事。鉴于这种情况,我就先后认识了侯秀芬、沙青、关春芳、屈俊峰以及后来的李锦、郑守歧等人。当然他们工作起来各有各的风采,但终因篇幅有限,今天我就从当年那个见面点头打招呼的屈俊峰谈起吧。
  1999年,我因单位经济效益问题提前退休了,后又受聘于一家从事公益事业的单位做起了新闻采编。这一年,该单位与包括晚报在内的二十家新闻媒体联合发起了国际老人年“助养万名特困老人行动”的公益活动,而我的工作任务则是对外联络新闻媒体,对内采写好对外宣传的新闻稿件。于是,我就带着这一身的任务再次来到了曾经有段时间断了往来的《北京晚报》。那一天,当我轻轻叩开社会新闻部的门时,屈俊峰已是该部门的副主任了,当我说明来意,并忐忑不安地表示:我仍似当年一样的平凡与平淡,不似你们有成大事的、成星成腕的,谁还能给我支持呢?而他竟突然大笑起来说道:“放心吧!记住了!我还是当年的小屈!只要你干的事业好,有我在,不用怕!”在这以后的半年中,凡写稿遇到问题时,凡难以策划驾驭不了时,无论什么时间,只要我打电话请教于他,就从来没有拒绝过,常为我指点迷津。终于,在他的帮助指导下,同年8月12日我写的新闻故事《亲孙女骗走房产九旬人讨回公道》一文,在见报后的第二天,就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并由《夕阳红》栏目组根据我写的文章为主线拍摄了专题片。当时,社会反响不小,我所在的单位也像过年般地把公益事业推进了一步。那时,就此在电视台上露脸的、扬名的都大有人在,惟有晚报人仍在默默无闻地继续帮助接听读者打爆了的热线电话。我代表单位向晚报送锦旗时,办公室主任郑守歧也曾对我说:“晚报对你们事业有帮助就好,锦旗以后不要送了,还是省点钱捐给贫困老人吧!”话一说完他先笑了,跟着我也笑了起来。
  回首往事,我对晚报人充满了敬意,所以相信,有这样好素质人员组成的队伍,晚报只能越办越好!谁又能说不是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同命相连
后一篇:王复羊漫画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