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舰队街怀古

(2007-03-02 06:54:39)

舰队街怀古

 本报英国特派记者李海青

    

当一件事儿做不下去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换一件。想到这儿,我立马抛下寻找报纸未来的论文,直奔已成为伦敦金融区核心的舰队街,掉头去探寻这个昔日英国报纸大本营的遗迹。

早就想来大名鼎鼎的舰队街看看,拣日不如撞日,今天或许会有点特别收获吧。来到舰队街,已是傍晚5点多钟。现在是2月底,正是初春。天儿还是英国老绅士那副一贯阴沉沉的模样,时不时掉几个零星雨点。但当我走过皇家司法法院的时候,雨点突然变得又大又密。就这样,我撑起伞,在绵绵春雨中开始实现心中珍藏已久的探访。

我先到的是舰队街的西头儿。在国内的时候,总是听人说英国的市政服务多好多好,路标多么多么清晰,其实不然。我一直没有看到舰队街起始的牌子,还是仰着脖儿仔细找寻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舰队街194号的字样,才发现已经身在这条久负盛名的街上了。这时候,我仔细看着两边的建筑,心中跟伦敦别的街道比着,才感到舰队街确实不一般。

号称舰队街,但街道不宽,也就是双向单车道的样子,大型舰队通过是没有希望了;两边的建筑大都是灰白色大理石墙面,差不多都是6层高,每一层比普通住宅高出不少,显得高大气派。整个街道不是笔直的,但弯儿并不大。站在街尾,朝东望去,有两三栋建筑披上了所谓现代化的玻璃幕墙,显出伦敦金融中心的派头;个别的楼房却又保留着普通的红砖墙,在宁静的星期六,在薄暮细雨当中,透着一点儿凄凉。

因是一时兴起而来,事先没有做功课,也就不知道到底哪栋楼原来是泰晤士报,哪栋楼原来是每日电讯。不过这样也好,抱着简单怀旧的心思,在人行道上慢慢往前走,一个门一个门地细看。先是一家书店,再是一家小吃店……走到舰队街185号的时候,与众不同的红砖墙上几行字让我又惊又喜:敦提电讯晚报(DUNDEE EVENING TELEGRAPH)、人民之友(PEOPLE’S FRIEND)、人民杂志(PEOPLE’S JOURNAL)、敦提信使报(DUNDEE COURIER)、星期日邮报(SUNDAY POST)。虽然不是什么大报名报,但这也是舰队街报业大军的几个分子啊。可是,回过头来一想,心里又很不是滋味儿:曾在大英帝国乃至整个世界新闻史上缔造辉煌的舰队街,如今留下这几个不成气候的小字号寂寞独处,该多么悲哀。

在乍喜乍悲的心境里,继续丈量舰队街。又是一家书店,一家出版公司——这些好歹带着书香气,算是报纸的亲戚吧;三家法院,西敏银行、巴克莱银行、沃尔维银行,几家品牌店……曾是报人挥洒社会理想的舰队街,早就是金融大鳄或者市场宠儿们颐指气使的角斗场了。

在街上一排排大店小铺当中,门牌为舰队街61号的一家小店引起了我的注意:新闻食品和酒水店。这个名字让人不由得想象舰队街报业辉煌时候,一个个意气风发的编辑记者们工作之余,流连在一个个小店之间,喝酒聊天,谈笑风生,天地悠然我胸中——那该是怎样一副引人的场景啊。可惜,我这个报纸后辈只能在这里空想了——顺便为报纸的前途苦闷着。

这样走着,郁闷着,来到了十字路口:前面是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大厦,显然距离充满社会理想的舰队街往事越来越远,还是回去吧——就在扭过头来的时候,墙角不高不矮的地方出现了一块铜牌,上写EDAGAR WALLACE,下面一行小字:REPORTER。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刚才往前走的时候,没发现这块铜牌,是因为这家扯虎皮当大旗的CLINTON CARDS店正在装修,脚手架分散了注意力。现在我可把铜牌上的字仔仔细细地抄下来了:BORN LONDON, 1875DIED HOLLYWOOD1932。这究竟是谁啊?正在愣神琢磨,突然发现身边多了两个人。原来他们俩看见我拿着笔在这儿抄抄写写很新鲜,也过来凑热闹,一看之下他们竟认识:跟中国人熟知的斯诺先生同名的这个埃德加·华莱士曾制作过许多著名的恐怖电影,跟大导演希区·科克有一拼。他们是两名德国学生,学经济的,趁着6周假期来英国打打工,积累点工作经验。

跟学经济的大学生约翰(JOHN)和雅各布(JAKOB)道了别,我接着抄华莱士的铭文:FOUNDER MEMBER OF THE COMPANY OF NEWS MAKERSHE KNEW WEALTH AND POVERTY, YET WALKED WITH KINGS & KEPT HIS BEARING. OF HIS TALENTS HE GAVE LAVISLLY TO AUTHORSHIP, BUT TO FLEET STREET HE GAVE HIS HEART.

本来,两名经济学生出现在舰队街,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是来寻找未来的,而我这个新闻学生,来这里却是怀念往事的。但华莱士的铭文却把我的哀怨一扫而空:一个记者,不远万里去了好莱坞,但他的心,却永远属于舰队街。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是报人的理想主义精神。只要有这样的精神,不管舰队街怎么变迁,不管报纸的明天到底在哪里,报人永远都会有施展理想的舞台。

雨早就停了,不知什么时候云居然也散了,一大片阳光正撒在前边的楼层高处,格外耀眼。

24.02.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