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雄谷
——一曲一百零二年前的悲壮史歌
作者:肖名焰
7月6日,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重开中断43年的边境贸易。乃堆拉山口,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亚东县。10日,我随同报社其它几位同事前往乃堆拉,想亲眼看看中断几十年之后重开的边贸市场。经过日喀则,再过英雄城江孜,出康马县,不久就来到一处开阔谷地,四周雪山环绕,最显眼的是一坐上拱并镶有金黄色圆盘的“红门”,走近之后,才知道这竟是一坐纪念碑,纪念在102年前这里发生的一次抵抗英军的纪念碑。


红门纪念碑
这里是位于堆纳、多庆之间的曲美雄谷(又称曲米新谷,藏语意为泉水平坝),因有一眼常年不干不冻的泉水而得名,是亚东通往江孜的必经之路。这个“红门”建筑其实为“曲美雄谷抗英纪念碑”,2004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为纪念抗英100周年而立。碑门后边,是几堵残破的堡垒墙体,上面还残留着当年激战过后的枪炮“伤”痕。


碑文为:“1904年3月31日,1400余守关军在此阻击侵华英军,英军屡攻不克,以阴谋得逞,凶残杀戮我同胞。千余军民英勇不屈,慷慨就义,气贯长虹。树碑铭文,以昭后世。”分别以汉、藏、英三种文字阳文雕刻。
有关此次战役的记述大致是这样的:1904年初,英军在曲美雄谷与藏军对峙。藏军虽武器落后,但布防有序,严阵以待,英军诡称愿与藏军谈判。英军刚抵4000多米高原,气候寒冷,一时不能适应,也是缓兵之计的原因。藏历正月十四日早晨,藏军代表拉丁色、朗色林二代本等与英军代表谈判。英军代表荣赫鹏声称:“既然议和,为表示诚意,我军先将子弹退出枪膛,也要求贵军指挥官下令将火枪的点火绳熄灭。”双方照办。但英军的步枪退出一发子弹后,拉动枪栓即可将另一发子弹顶入枪膛,而藏军的火药枪,须用点火绳点燃后方可引发子弹,熄灭火绳等于放弃武器。谈判进行约15分钟后,英军寻找借口率先开枪,战斗打响,藏军官兵中计,惨遭屠戮。一位参加此次战斗的英军士兵当晚给母亲的信中写到:“这场大屠杀太令人恶心了,尽管将军命令尽可能地扩大战果,我还是停止了射击,那场面太惨烈了。”
还有民间的叙述,一直流传下来的说法指向着一对父子,英军以阴谋开战之后,守军惨遭屠戮,但有一对父子一直坚守在堡内,以两人之力坚守了48小时,最后弹尽粮绝而壮烈牺牲。在向我讲述这段传说之时,那位56岁的藏族老人一脸的敬佩,那是对102年前英雄的人们的一种最高的礼遇。
我无言。遥想着102年前的英国军队从亚东一路东进,踏上中国的土地,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的洋枪面前,土炮竟有如此大的阻击力,令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惨重代价。雪山依旧在,泉水仍在流。蓝天白云下,只碑门屹立,在向过往行人诉说着这段悲壮而惨烈的历史。

?/P>
英雄城——江孜宗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