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技术含量”的评论解说员?
——不砸解说砸央视
作者:张芬
CCTV5的豪门盛筵最近设置了一个现场观众说球的环节。
回放比赛中的某一关键时刻,通常是进球,让现场观众进行即兴解说。
然后再重新放黄健翔和刘建宏的解说,做出比较。
让观众来体验说球的感觉挺有意思,但是央视主持人的态度很有问题,让我对这个环节的设置初衷产生了疑问。
我第二次看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大概是三天前),主持人说观众应该体会到了说球的不易,这样网上再骂我们解说员的时候可以说点“有技术含量的话”了。
至此,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刘建宏们被骂急了,央视为了堵观众的嘴,就把大家都拉出来遛遛。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评价是有技术含量的,但是我知道大批不会踢球的球迷在看球的时候,无论他们怎么骂大罗状态不佳,小贝就是一张脸,劳尔主力地位全靠关系……这些球员都不可能说,球迷的评价缺乏“技术含量”,更不可能说:你们上场来试试,就知道我们踢得不容易了。
这让我想起来当年球迷用女足的优异成绩来鄙薄国足的无能时,居然有球员放话:让女足去跟韩国队踢。
真是人把脸不要……
今天,那主持人在这个环节里又说:我们这个环节没有别的目的……
呵呵~此地无银啊~
能够说出“厄瓜多尔魔鬼主场海拔两万八千米”,看着杰拉德说两遍兰帕德,说出任意球是运动战……的解说员们,凭什么要求观众在评论他们的时候得有“技术含量”?
亏得这主持人还天天把“说了三千场球”挂在嘴边,作为震慑观众的尚方宝剑。
说了上千场球还这样,你们虐待了多少中国观众?
观众的评论绝对是有助于你们提高的,你们拿着这份儿钱,出了这份儿风头,就得接受观众的挑剔和检验。
解说的失误我可以理解,毕竟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人在突发事件面前都很难做到完美。
有了笑话,谈笑一场也就算了,可是央视这样睚眦必报地对待观众,还要如此装模做样却是士可忍,孰不可忍了。
回放比赛中的某一关键时刻,通常是进球,让现场观众进行即兴解说。
然后再重新放黄健翔和刘建宏的解说,做出比较。
让观众来体验说球的感觉挺有意思,但是央视主持人的态度很有问题,让我对这个环节的设置初衷产生了疑问。
我第二次看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大概是三天前),主持人说观众应该体会到了说球的不易,这样网上再骂我们解说员的时候可以说点“有技术含量的话”了。
至此,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刘建宏们被骂急了,央视为了堵观众的嘴,就把大家都拉出来遛遛。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评价是有技术含量的,但是我知道大批不会踢球的球迷在看球的时候,无论他们怎么骂大罗状态不佳,小贝就是一张脸,劳尔主力地位全靠关系……这些球员都不可能说,球迷的评价缺乏“技术含量”,更不可能说:你们上场来试试,就知道我们踢得不容易了。
这让我想起来当年球迷用女足的优异成绩来鄙薄国足的无能时,居然有球员放话:让女足去跟韩国队踢。
真是人把脸不要……
今天,那主持人在这个环节里又说:我们这个环节没有别的目的……
呵呵~此地无银啊~
能够说出“厄瓜多尔魔鬼主场海拔两万八千米”,看着杰拉德说两遍兰帕德,说出任意球是运动战……的解说员们,凭什么要求观众在评论他们的时候得有“技术含量”?
亏得这主持人还天天把“说了三千场球”挂在嘴边,作为震慑观众的尚方宝剑。
说了上千场球还这样,你们虐待了多少中国观众?
观众的评论绝对是有助于你们提高的,你们拿着这份儿钱,出了这份儿风头,就得接受观众的挑剔和检验。
解说的失误我可以理解,毕竟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人在突发事件面前都很难做到完美。
有了笑话,谈笑一场也就算了,可是央视这样睚眦必报地对待观众,还要如此装模做样却是士可忍,孰不可忍了。
前一篇: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后一篇: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