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好想再吃家乡的咸鸭蛋

(2006-06-03 21:09:58)
端午节好想再吃家乡的咸鸭蛋
 
作者 光炜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个人静静的待在北京,突然好想再吃到小时侯家乡的咸鸭蛋。
       小时候,家乡的端午节是十分隆重的:大人们早晨起床后,都要在门楣的两边插上“艾”和“菖蒲”这两种植物,以为辟邪。那时候,家乡是没有粽子吃的,那个特殊节日的早晨,母亲总要煮几只咸鸭蛋和几只鸡蛋,然后分给我们兄弟每人一只鸭蛋、一只鸡蛋。怀揣着咸鸭蛋,我们才高高兴兴地背起书包上学去。
       家乡的咸鸭蛋与现在市场上售卖的咸鸭蛋很是不同。母亲煮的咸鸭蛋,是用年前的积雪融化成雪水后淹渍而成,淹渍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三四个月左右时间,因此,淹渍好的鸭蛋蛋黄比较黑,蛋青特别的咸,一口咬下去,咸得可以掉牙。小时候的家乡很穷很穷,买不起肉,也买不起鱼,家中来了客人,咸鸭蛋是最好的招待菜之一。之所以要将鸭蛋淹渍得如此的咸,原因大半也在于此。一只咸咸的鸭蛋,被切成四块,有时甚至被切成八块,客人就着它可以喝上几两烧酒,主人也不用因为没有好菜招待而显得尴尬。
        因此,即便是一只小小的咸鸭蛋,也就足够让我们在童年的端午节那天高兴不已。从母亲手中接过鸭蛋后,一般不会很快就吃掉的,总要揣在口袋或者书包里,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待中午放学回到家中,将鸭蛋小心的敲破一个小孔,去掉蛋壳,然后用筷子伸进孔内,一点一点地捣着蛋青、蛋黄,就着米饭,美美地吃起自己的午餐。待蛋黄、蛋青全部捣出之后,便将蛋壳全部敲碎,然后用舌头一点一点儿地舔着蛋壳的内壁,生怕浪费了一丁点儿。
        小时侯,家中养不起太多的鸭子,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喂养它们,我记得最多时母亲饲养过四只鸭子。鸭子长大后,就会游进门前的一个池塘,在那里找寻着自己的食物。待到快要下蛋时,母亲就会将鸭子赶回家,关进笼子,以免它们将蛋下到了外面或池塘中。那时,家乡的池塘边生长着许多野草,这些野草有时也会成为鸭子下蛋的临时小窝,因此人们经常可以在野草丛中发现三三两两的鸭蛋。待家中的鸭子开始下蛋,我们每天傍晚放学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沿着池塘边的草丛寻找鸭蛋。一旦发现一只鸭蛋,就会高兴地跑回家,向母亲汇报战果。有时候,一天可以捡拾到四五只鸭蛋,当然,这其中肯定有别人家的鸭子下的蛋,但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也都会心安理得地拿回家——谁叫我们的运气这么好呢!
        现在,离开家乡已经多年,每年的端午节也都在外地吃着可口的粽子。可每每这个时候,总感觉这个节日似乎还少了点什么。
        如今,母亲已经年迈,家乡也已经不再贫穷,但家乡的咸鸭蛋却依然能勾起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