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烈烤肉
作者:荣东岳
凭着对一缸黄酱的无比忠诚,韩剧《大长今》重新带火了京城的韩国烧烤,我住的小区里就新开一家,去吃了几次,十分受用。
作为一名“食肉目”,京城里有点名气的韩国烧烤基本吃得差不多了,听说双子星大厦里新开了一家,价格在京城里最贵,没敢去。一通通“韩烧”吃下来,鄙人觉着就一种美食而言,韩式烧烤止于腌烤二法,实在乏善可陈,不过吃着吃着,却吃出了许多学问,包括半条悖论和一个大道理。
中学的政治经济学老师告诉我们,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也就是说,一样商品不管它如何希罕,价格也是和它自身的价值有关联的,不能离谱。在韩国烧烤城里,你却看不见这条联线,以韩国烧烤的主打产品牛肉为例,一份烤牛排便宜的五十往上,贵的小一百,老实说,味道不错,可味道不错也没到卖出螃蟹价的份上啊!其它的东西也透着“邪”—— 一碗汤面70多。总而言之,这里菜单上飘的都是断线的风筝,而且遇到的还都是上升气流——没有往下栽跟头的,要不怎么叫半条悖论呢。
政经老师还给我们讲过,商品有个附加值,可以加价。韩国烧烤城的环境都不错(我说的韩烧可没包括那些神头鬼脸的“三千里”),可也没到美仑美奂的地步;服务小姐倒是知道笑脸迎客,可服务水平和京城中档饭馆里的小姐们一样:拿张餐巾纸得半天,烦了也甩片汤话;要说这韩式烧烤有什么知识产权?也不对啊,咱们用上“脍炙人口”这个成语可有小两千年了啦。
悖论归悖论,可并没耽误韩国烧烤一家接一家地火起来。到了饭口,哪一家都是人声鼎沸。在食客们越来越精的北京城里,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在吃饱牛排,大脑瞬间一片空明的奇妙时刻,突然明白了,这个奇迹的来源于韩国人的“较劲”性子,虽然遭遇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韩国人已经有十来年不怎么吃烤牛肉了。
“较劲儿”是北京土话,放在书面语里这叫做“刚烈”。
和谁刚烈?当然是和日本。历史上的韩国被日本人奴役得够呛,因此韩国人一见日本就急眼,这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证:足球场上,韩国队谁都能输就是不能输给日本;韩国汽车明摆着不如日本车,但韩国人都说韩国车世界第一,虽然与事实不符,但人家就认这个死理,你在韩国电影里,找得着一辆外国车吗?日本右派修改教科书时,引起亚洲国家的一致痛骂,其它国家骂过就算了,还指望着人家的投资呢。可韩国人不行,议员起程前往日本绝食示威,20条汉子在独立门前切下了小指。日本人刚对竹岛说三道四,韩国空军的参谋长就亲驾战机巡视这片巴掌大的国土。刚烈性子由此可见。
比拼也在价格领域里体现着,给孩子买玩具文具时,你会发现,日本货和韩国货总是最贵的两种;日本料理不是贵吗?韩国烧烤也贵,你爱吃不吃,我们较的就是这股劲儿。
吃还是要吃。我们虽然不敢绝食断指,也没听说过哪个空军将军还能把自已塞进战斗机座舱,但毕竟也是被日本人屠杀过好多年啊。我们希望刚烈但没那份悍勇,于是涌进韩国烧烤城,捧个人场。吃着吃着,就吃出一条大道理:只有你觉得自已了不起,别人才会认为你真的了不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