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希伯来建筑文化遗存

标签:
中东铁路哈尔滨多元文化建筑艺术文化符号 |
分类: 专题 |
哈尔滨的希伯来建筑文化遗存
上世纪初,中东铁路的修建,成为中国东北满洲腹地哈尔滨与欧陆交通、工商、人文、艺术的沟通交流的桥梁。
二、三十年代期间,哈尔滨城建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跻身为中国为数不多,集中外文化于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
以犹太人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化,也混同于诸多如日耳曼、斯拉夫文化,一起构成哈尔滨独有的、多元文化载体。
那些明显带有希伯来文化印记的犹太艺术风格建筑,也将其凝固的文化符号,散布于哈尔滨市区的建筑群落中。
犹太医院(米什麦列斯-赫依利姆),建于1933年,1935年全部落成。
原为法籍犹太人萨姆索诺夫兄弟商会,建于20世纪初,1915年转卖给秋林公司,成为秋林洋行道里分行。
原为犹太国民银行,建于1923年。
原为犹太人奥昆大楼,建于1917年,1936年曾为白俄协和银行
随处可见的犹太六角星徽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