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没有任何农村生活经历的城里人,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山区农村就是他们理想中的桃花园。
几日前与同学通话,随意聊起他们在尚志农村购置的一套宅院——他们夫妻二人计划退休后搬往那里。
同学家的“千金”对农村的生活显然是向往已久。由山村归来,兴奋不已,遂舞文弄墨,作赋一篇。同学分两段发到我手机上,读罢感觉颇有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味道意境和王羲之《兰亭序》的文风墨骨。
下面,将彼小姐的文一字不差地陈于本篇之后。
(发来的原文中:“春夏芒种秋冬满囤,”便没了下文。借该文风格,自己续上“四时喜乐五体安康。”一句。文中标点、段落尚未作进一步推敲。本篇图片与下面文赋无关。)
岁值辛寅,时维夏月,堂上二老忽萌田园之意,起躬耕之心,乃于苇河添院落、置田垄。女作文赋之:《司农乐》
苇河小城十里之郭,去冰城四百里余。岑岑焉,郁郁焉,缓缓坦坦,何岭之麓,名曰张广才岭。四面合抱,绵然丘陵;二水亘之,潺潺汩汩,汇于镇南,一曰苇沙,一曰蚂蚁,此其名所以来也。
苇河丸地也,无奇峰峻岭,鲜翠竹葱葱,滚滚江水罕至,悠悠亭台难觅。然其具小之玲珑,丘陵虽坦环簇兮合抱成势,河泗虽浅清冽兮鱼跃成纹。其亦存北国之山梁,冬雪纷落兮银装莽莽,夏叶繁茂兮林海苍苍。此即二老晚年之乐土也。
院落几许饰之称心,田垄二三葱韭随意;
时培秧苗适作畦坪,稻黍稷麦植以养身。
鸡豚狗彘畜以宽心,鱼虾之属垂钓怡情;
杨柳松柏暇观驰神,阴霾雨雪瓜果家常。
严寒烈日火炉蒲扇,柴灶炊饼土炕安眠。
春夏芒种秋冬满囤,四时喜乐五体安康。
沓嘈杂之车鸣,消污浊之烟气,
清黑臭之污水,减人心之刁斗。
鸟叫扰清梦,虫鸣入夜声;远山黄白绿,抬头数繁星。
得一分春色,二分绿意,三分清流,四分怡心,
总是十分称心之所。
五柳先生之桃源乎?和靖先生之梅鹤乎?此二老之蓬莱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