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国的早春,雨水过后,便有了春的迹象:随着日照时间渐长,天空显得明亮了;凛冽的寒风转为阵阵春风,虽有凉意,却不再刺骨;皮装、羽绒服已觉厚重,一件冲锋衣足以抵御料峭的春寒。
生活在北国冰城,对冰雪似乎有种依赖和偏爱——有冰有雪才真正叫做冬天。
在自己的记忆里,2011--2012的冬,是降雪最少的一个冬季,正月十五和立春两场小雪不足以掩盖冰冻的大地。没有雪,便没了冬的味道,便也少了到户外运动的兴致。
因工作上的事,近几日去太阳岛雪博会和冰雪大世界现场考察,本该冰雪覆盖江北,那些人造冰雪景观突兀地矗立在干黄冻结的草地上,略显凄凉。
冰与雪的灵性,赋予人无限遐想;长冬无雪,人的思绪会中断——因季节与物候的错位。
进入早春,那些应季萌发的花草告知人们,新一年的开始——这些生物钟是准时的。

六年前(2006年)的02月22日,在新浪BLOG注册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开始经营由自己的一爿园地。
自由网络以来,随网络功能的扩展,个性化空间为我们提供了除获取信息,网论坛仍帖子以外,还可以通过建博客,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思所得,参加自己兴趣圈热点话题的交流。
在博客,可以根据需要掌握个人空间的开放度,以方便自己在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之间自由往来——这与时下有一个流行词“穿越”无关——网络上严谨并略显刻板的表现,注定自己在博客空间活动的半径——这取决于自己的人生哲学与态度。
把博客当做记录生活和时尚的载体,记载与这个时代,这个历史阶段不同事件;记载在这个时代对自己的影响,或自己能够影响到的这个世界,这才是最真实和最宝贵的生活记实。
网络功能的发展与转换时必然的。当博客存在近七年后(大约是2005年新浪开始有了博客),微博和轻博的兴起似乎要将取代传统博客。然而,因它对社会的正面导向,没有必要担心博客的生命力。在经营自己博客空间的同时,并不妨碍把自己的微博和轻博搞得有声有色。




“不为良相,必为良师”。不敢妄称自己“好为人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还是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以往工作经验,共同探索攻关。
最早带本科生、研究生时,自己也还年轻,在教学与实际工作中教学相长,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们中有的与自己共事多年,自己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而今,单位的一项新课题聚集了单位各部门的力量,自己与这些出校门不久的80后研究生们一起共克难关。
重复与单调,容易削磨掉人的棱角,面对每天必须解决的难题,才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人的斗志与智慧。这段时间,和这群“孩子们”在一起,分析课题,实地考察,搜集文献,研究预案,每天都处于紧张兴奋的工作状态,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在这样的工作氛围里,将自己摆在与大家相同的位置上,和他们一起分析解决问题。这时,自己以往工作经验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在新课题的攻难克艰中,大家得到的是新的工作经验的积累。
有这样的共事机会,有这样的工作过程,可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并从与这些新人的合作中获得青春的力量。
所有这些,应该是自己在2012这个早春值得记载的感受和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